第54章辽王
城中西南角一处宅院深夜失火,里里外外全烧成了废墟。据说遭难的是姓戚的一位官员家,府里上上下下愈百口人无人幸免。一大早,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所闻者唏嘘不已。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消息传入晏府,卫子嫣与柳玉儿隐有猜测。及至晚些时候,武关义与晏启正带回消息,确证内有蹊跷。
戚离缺昨夜去过吏部尚书方季恺府中,应当是为央求方季恺出手救女。哪知一夜之间满门被屠,戚家烧了个干干净净。被屠?并非死于大火?
在卫子嫣的震惊中,晏启正告知现场勘验推论。“地上有血迹残留,烧焦的尸体上亦发现了明显刀痕。凶手先杀了人,再浇上猛火油毁尸灭迹。”
如此凶忍的手段,令人不禁齿寒。
想到那日在太子府跪地乞求的戚宝珠,卫子嫣心中说不上何种滋味。太子殿下要利用戚宝玉引蛇出洞,眼下蛇是出来了,可戚家上下百口人到底是无妄之灾。
“刑部尚书方季恺…“柳玉儿喃声念过一遍,像要将此人紧记在心。“就是他!"武关义语气悻然。
“假意撮合武戚两家联姻,貌似向太子殿下投诚,支持改革地税,实则在圣上面前捧杀太子,让圣上相信太子与朝臣结党营私,继而猜忌、废除太子。”“看他利用过的人,沈门掌门沈八万、沈锥、戚离缺,哪一个有好下场?如此工于心计又手段毒辣,真不愧是辽王的左膀右臂。”“还有北疆的罗知县。"晏启正从旁补充。每一个皆是被牺牲的傀儡。
说到底,真正毒辣的是远在北疆的辽王。
方季恺在京中所做一切,罗知县在北疆的所为,莫不受其指使。为一己私欲,甚而连柳老伯这样无辜的人亦不放过。晏启正不由想起那句话一-那位可是跟下来要做皇帝的狠人,怎容得你再活在这世上?
所以挡他路的人,统统都得死!
卫子嫣默默听他们说了这些,越听越觉心慌,脸色发白。那辽王如此心狠手辣,不在京城已经这般胡作非为,回来后岂不更加变本加厉?届时怕会掀起许多腥风血雨。
“怎么了?"晏启正蓦然察觉她神色异常。“我……我心里不踏实……
“别怕。"晏启正掌心轻轻覆住她的手,“太子殿下已经收集好证据,待辽王进京,殿下会向圣上奏明一切。”
“圣上会信吗?”
“罪证确凿,圣上不至于糊涂于斯。”
“那圣上会如何降罪?"柳玉儿尤为关心辽王的最终下场,“毕竟是他亲儿子,不会要他性命,是吗?”
晏启正点点头,可能性极大。
“不过刺杀太子是谋逆大罪,圣上即便有心袒护辽王,皇后与诸位大臣也不会答应。死罪或免,活罪难逃。”
柳玉儿面色郁郁,众人知她此刻所忧,不甘心仇人不得伏诛。“辽王不好说,方季恺铁定跑不了!"武关义宽慰她道。“圣上若真舍不得治罪辽王,必当杀了那厮平息朝堂质疑。辽王失了左膀右臂,又失了势,日后再难胡作非为!”
柳玉儿默了默又问:“那还要等多久?”
“快了。"武关义道,“辽王的车马已至城外八百里,脚程再慢,中秋之前必到。”
那还有半月光景。
“等此事一了,你便不用一一”
“到时再说吧。"柳玉儿截断武关义的话,从座椅上起身。“我今日醒得早,想回去补眠,失陪。“说罢,行礼告退。“诶一一”
武关义刚想跟上去,被晏启正拦住。
“你让她自行想清楚。”
“我这不是怕她自己想岔吗?"武关义浓眉紧拧,面上难掩焦色。“若她一意孤行,非要报杀兄之…”
余下未尽之语,晏启正和卫子嫣都懂。
柳玉儿倘若想报仇,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她千里迢迢孤身来到梁京,为的就是找到仇人,报仇雪恨。
不止武关义,卫子嫣同样也担心,即便以卵击石,柳玉儿亦会不顾一切。“我去看看。”
“大嫂,你多开解开解。”
“我知道。”
卫子嫣去到西厢房,秋落在门口暗暗给她递了个不妙的眼色。果然,她刚一进去,便被柳玉儿婉言劝退。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放心,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柳姐姐……”
“我即便想,也不可能长出翅膀飞出去杀人,是不是?"柳玉儿嘴边清淡的笑容透着几分无力。
见她如此,卫子嫣不再多言。只离开时,叮嘱秋落仔细看着点。这晚卷云蔽月,夜色沉寂。种在角落的两株桂花已悄然含苞待放,清淡的花香随风飘满整个庭院。
卫子嫣仰首立在院中,神思游走之际,肩背上忽地微微一沉。“夜里凉,注意保暖。“晏启正抖开手中披风,密实地拢住她肩头。卫子嫣回过神,看他自身后转至身前,淡淡笑问:“在找月亮?”愣了一愣,卫子嫣顺着他的话道:……中秋快到了。”“嗯,"晏启正抬着手,低头替她系着披风的系带。“外祖也快到了。”“是吗?”
“母亲刚收到外祖来信,说她们距离梁京已是不远,再有一个礼拜定能赶到。”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