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也关心一般问得一句:“长宁,你的紫玉镯子呢?”“戴着不舒服,扔了。“傅莹有些冲的回答。萧芸犹想要再追问,见戚淑婉往前走去,压下念头,追了上去。自戚淑婉出现在那艘画舫的甲板上,立在这艘画舫船头的崔景言目光便牢牢定在她的身上。
哪怕隔着帷帽看不清楚她的脸,他也未曾移开过视线。两艘画舫相撞是意外。
更想不到,她会在那艘画舫之上。
听见仿佛是竹苓的声音在高喊宁王妃落水,他没有犹豫跳入水中,想去救人。但隔着一段距离,不如那些丫鬟婆子动作迅速,不等他靠近,人已经被救起来了一一这样也好,若是他将人救起,她如今是宁王妃,那画舫上又有许多小娘子在,据说戚淑静也在,难免招惹许多风言风语。“见过宁王妃,见过长乐公主。"身侧谢二爷一句话让崔景言回神。他跟着谢二爷一起冲着那艘画舫上的人见礼。便听得戚淑婉温和的声音响起:“今日之事纯属意外,不是谢二爷之过,请谢二爷无须自责。我亦无大碍,也请谢二爷不必担心忧虑。”她同谢二爷表明过态度,略略颔首示意,不做停留,转身而去。崔景言看着她身影又消失在甲板上。
谢二爷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冷汗,长吁一气:“好在宁王妃没有大碍,不然真真是担待不起。”
崔景言便问:“宁王当真这样看重宁王妃?”见那艘画舫要回岸边,谢二爷一笑,转身也回船舱:“崔兄怎得在意起这些?宁王的事情,本不该妄加议论,不过以我所知,确实如此。再则若宁王妃因我出事,我也难交代,总之无事便好。"他心弦放松,摇头晃脑步入船舱。崔景言回头看一眼那艘远去的画舫。
之后他收回视线,抬脚跟着谢二爷进得船舱。燕王府。
燕王世子妃周蕊君素面朝天半坐半躺在葡萄架下的一张小榻上。她手中拿着一本京中书坊最新刊印的话本,大抵是话本上的故事精彩,她看得得趣,这会儿嘴角微翘,眉眼舒展,心情似不错。
两名丫鬟在她身后打着扇。
一名丫鬟蹲在小榻旁为她捶肩捏腿,另一名丫鬟正剥了葡萄不适喂过来。而她的大丫鬟百灵快步自游廊而来。
待人到得近前,周蕊君抬手挥退四周的小丫鬟,但她视线始终没有从手中的书册子上移开。
大丫鬟百灵也只俯身凑到她耳边低声道:“世子妃,长乐公主的画舫被撞,宁王妃和戚二小姐双双落水,好在两人很快被救起来了。不过当时下水救人的,有一位有些特殊,是宁王妃的表哥、戚二小姐的前夫,崔公子崔景言。”周蕊君这才抬一抬眼。
她面上笑意更深,侧眸望向自己的大丫鬟:“哦?竞有此事?”“是。“百灵又继续低声道,“这位崔公子当时恰巧在另一艘画舫上。”周蕊君笑道:“这可当真是巧了。”
“这位崔公子可曾救上来谁?"她又问。
百灵摇头:“未曾。”
“这却是可惜了。“周蕊君将手中的书册子合上,让百灵扶她起身,“也不知这位崔公子是晓得何人落水才下水救人,抑或只是见有人落水便下水去救。”“若是后者,不过碰巧,若是前者,便有意思了一”“也不知他想救的人是表妹还是前妻。”
思忖片刻,周蕊君吩咐道:“让人暗中去打听下这位崔公子的事。”“尤其是那些同宁王妃与戚二小姐有关的。”“是,世子妃。“百灵应下,之后扶着周蕊君在葡萄架下溜达过两圈,又扶她回小榻上躺着,这才行礼告退,让小丫鬟们重新回来伺候。宁王府的马车直接停在了岸边。
一从画舫上下来,戚淑婉便上得马车回府去。萧芸没有追问她为何在意长宁县主的首饰,她也没有特地解释。回到王府,她喝得一碗姜汤,又去沐浴。
洗去满身湖水留下的味道,戚淑婉才觉得真正舒服了。待从浴间出来,由着丫鬟帮她擦干头发,萧裕也回到宁王府,过来正院。回府前,萧裕已经知晓画舫被撞、戚淑婉落水以及崔景言下水救人但稍迟一步之类的一系列事情。下水救人的丫鬟婆子本便是他帮着长乐一手安排,消息传到他这里,无疑不会太慢。
桩桩件件看起来无不是意外。
但究竟是不是意外,总归要细细查过才知道。“王爷。”
见萧裕进来,正被竹苓劝着喝第二碗姜汤的戚淑婉搁下瓷碗,起身迎他。被人推入水中一事虽未同萧芸提,但她在回府之前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告知萧裕。尤其是,那个推她的人说不定是长宁县主……前些时日她说,若长宁县主做出些不好的事情,只得请王爷为她主持公道,可谓一语成谶,今日便当真遇上那些的事情了。
在画舫上,她故意问起长宁县主的首饰。
长宁县主心虚的模样,连同那句“戴着不舒服,扔了"的说辞,可谓掩耳盗铃、欲盖弥彰。
当时推她下水那个人十之八九便是这位长宁县主傅莹。兴许,是那句“我也可命人将二妹妹丢下船去"让长宁县主受刺激,叫长宁县主对她做出这样的事。可无论何种缘由,皆不是长宁县主能这样动手推她入水的理由。她也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忍气吞声。
“我让夏松去请太医了。"萧裕几步走到戚淑婉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