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也不算多愉快,所以迟迟不敢前来。
两人再次跟陈绍道谢,陈绍只是笑着客气了几句。
送走了两人,陈绍背着手心中一笑,自己帮她这么大的忙,还不得写十首八首流芳百世的诗词来感谢啊。
要是看后世的名声加持,这波可是稳赚不赔。
而且能帮到这种人,是种很奇妙的事,毕竟从小就学李易安的诗词。
想到上次自己拿了人家钗子当抵押,最后却一股脑把字画卖给了大相国寺。
陈绍笑了笑,忘了还给她了,下次再说吧.
云内前线来了几个年轻人。
陈绍让折彦野去了韩世忠处,折彦坚去了孟暖处,折彦文,也是折家的世子跟着自己。
折彦野对此十分乐意,他早就想去前线,搏杀出一个功名来。
他在折家虽然还算是亲近,但是府谷的显要位置,明显将来都是大哥一脉的。
不多时候,折彦野带着族中数骑就驰过丛丛鹿砦,越过两道沟堑,直抵蔚州军寨之前。
站在寨门口,遥望远处,甚至都能望见对面山上,控扼道路的女真鞑子军寨。
折彦野对此心服口服,整个天下,除了他们,谁敢当着女真鞑子如此近扎营。
在女真鞑子凶威正盛的时候,天幸有一支定难军!
相比于在府谷军中从事,他更愿意跟随这群人,杀出一个前程来。
到了军寨门口,折彦野赶紧下马。
原因无他,在寨门口接他的带队之人,折彦野也识得,曾经是他们府谷的生死大敌,嵬名利通。嵬名利通,算是西夏能战之将,当年两边数次交手。
看着他笑呵呵地亲手接过缰绳,折彦野有些恍惚。
这要是几年前,谁敢相信自己会和西夏大将并肩作战。
双方撕扯了百十年,其实府谷和西夏皇室,还有过一段合作期。
后来府谷选择忠于大宋,就成了西北的一道屏藩,为了大宋出力甚巨。
虽然是藩镇,但是立下的功劳,一点都不比其他西军将门少。
折彦野和嵬名利通一道,往中军大帐走去。
“你知道节帅训练的那支具甲重骑么?”
折彦野点头道:“有所耳闻。”
他心中有些艳羡,也就是节帅,能弄来那么多匹西域宝马,然后养得起这样的重骑。
光是草料,就不是一般人能供给的,别看只有两百骑,负责照料战马的辅军,就有四百多人。“负责统帅这支人马的呼延通,因罪被罚,已经调走了。”
折彦野诧异地看向他,不知道和自己说这些做什么。
“你在西北,素有勇武之名,或许可以顶上。”
折彦野愣住了。
嵬名利通笑道:“不信么?定难军中,只要能力够了,什么都能得到。”
其实陈绍已经相信了折家的忠诚,不是因为他信任某个人,而是他知道换位思考。
若是不投奔自己,府谷折家,终究只是个盘踞三州的豪强而已。
在这个乱世中,地方豪强的命运,必须得依附强者。
幽燕、云内的无数汉儿军侯世家,已经给他们做了榜样。
随着如火如荼的春耕开始,河东各地都忙碌了起来。
在定难军前线激战,铁器是紧俏品的当下,工院依然打造了数目可观的农具。
河东各级衙门,或租赁,或售卖,将这些农具全部分发下去。
如此一来,节省出大量的民力,被征调去修建水利,百姓们等待着灌溉时候的便宜,都觉得很有奔头。陈绍难得清闲了几天,因为各条线上都非常的平静。
朝廷中蔡京和魏礼联手,牢牢把持财计。
宋廷目下唯一能称道的,或许就是财计了,尤其是江南,依然稳定地为中原提供漕粮和各种物资。而云内前线,小规模的会战、冲突不断,一直就没真正停战过。
但是大的会战极少,前不久朱令灵在浑源和广陵之间,击败了金兵占据了广陵,算是最大的战绩。完颜宗翰派人进攻大同,在白登山就被李孝忠击退。
两边前期都是打的大开大合,动辄奔袭千里,下城无数。
但是在经过了云内鏖战之后,如今想要拿下一城一地,都困难无比。
若是只看云内,不看幽燕的话,中原算是和北境异族达成了以前那种平衡。
各州府陆续开始祈雨。
这不是河东特有的,而是大宋民间固有的节目。
大宋前期那些官家,具体就是赵佶之前,你别管他菜不菜,都是有一颗上进的心的。
他们的行为,无不透露出对国富民强的渴望。
宋真宗在景德三年,就正式颁布了“画龙祈雨法”。
这套方法规定得非常细致,包括选择在深潭、林木深邃之处,于特定日子(庚、辛、壬、癸日),由地方长官率领耆老斋戒沐浴,设坛祭祀,使用特定的画龙图案和祭品。
如刎鹅颈血置盘中,用杨枝洒水等。
刺史、守令等地方官员是祈雨的主要执行者。这不仅是职责所在,其祈雨“灵验”与否也可能影响其政绩考评.
在重大旱情时,皇帝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