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不听话就去结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听话就去结婚(1 / 2)

第72章不听话就去结婚

在你走后的两个多月我是怎么过的,袁未央你一无所知。一一袁基坐在车中,冷着脸非得等袁珩亲自迎他下车不可。当初袁珩只带走了五十人,跟整个袁氏的部曲比起来不过九牛一毛,袁基起初却仍觉得有些多;但偏偏忽然天下大乱,眼见态势愈演愈烈,袁基却又不由得暗暗后悔:早该叫她多带些人的。

而后发生在袁珩身上的事情,袁基皆是从旁人的书信里知晓;这死丫头寄来的信里只知道问候冷暖、关心身体,若非七月初那会儿张邈与陆尚前来汝阳投奔,又带来了大量被袁珩压得死死的内幕消息,他还真不知道她能这么有出息。陆尚:“火烧浮屠塔的绝对是你女儿本人!”张邈:“你女儿和你侄儿一起架空了郡守你知道吗!”陆尚:“你女儿扣留那么多人在平舆,定是早有预谋、处心积虑!”张邈:“你女人……”

陆尚:“你女人…”

袁基:“。”

袁基被“你女儿"三个字骂得头昏脑胀,尽可能冷静地自我辩白:“她是我过继来的。”

但无论怎样,不孝女如今已经是袁基的女儿;张邈和陆尚不仅带来了大量信息,还带来了一个人:袁珩的前贴身女使、现秘书,明玉。明玉是奉袁珩的命令返回汝阳的,开口就是要钱要人:“禀郎君,女郎打算回雒阳一趟,为您去挣脸面与前程;这一路多凶险,金银钱财您看着给,古籍字画若有最好,田产宅院也不嫌多,另请您分拨两千人马前往平舆,待她走后务必将赵谦继续控制住。”

袁基像极了一个空巢留守老人,膝下不孝女在外头不知干了什么勾当,好不容易联络一回,却只知道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根本不管家乡的老父有多不容易他起初并不愿意,并直接告诉明玉:袁珩若想要实际的好处,必须回来当面陈情。

谁成想明玉也是个狠人:“女郎也说了,您不给也行--大不了她之后死在颍川黄巾刀下,或是被赵谦背刺。郎君就这一个女儿,您也不想多年投资一场空吧?”

袁基”

最后,袁基只能舍出去了金银钱财、古籍字画、田产宅院;只是轮到给人时,他只愿意出五百:“如今袁氏族人都聚于汝阳老家,一千太多了。这五百也并不能派往平舆,你只带着随行雒阳便是。”大汉风雨飘摇,袁氏还得守孝;北有袁珩饿如饕餮,南有袁绍怨似贞子一一袁基麻木地送走了啃老女儿派来的爪牙,心想:要是能重来,我要选袁熙。

如此又过了焦头烂额的一段时日,袁基在九月中收到了来自雒阳的好消息。一一汝南袁珩良材美质、凤鸾天资;恰国朝有难,而少年不却英年,珠钗不让貂蝉,扶汝南稳之,助颍川平之,允文允武,天子特允代其恩师之职也,暂领大将军府下从事中郎。

这是官方版本。

一一大人,我现在可牛逼坏了!我在何进门下暂时当了个掾属,他比较蠢,好拿捏;我正在想法子让您九卿归来,瞧好了吧您嘞!这是袁珩个人版本。

待到岁末,随着颍川大捷、黄巾大方渠帅波才遁逃汝南的消息传开,袁基也再度收到了朝廷的旨意。

他又一次成为了太仆。

一路艰难地行进,好不容易抵达了雒阳,袁基却听说袁珩与孔融、陈琳一道论经清议去了;他积攒了足足半年的怨怼一下子井喷式爆发,任谁劝都不好使,坚持要把车马仪仗摆在家门口,袁珩不迎接、他就不下车。劝他的还是明玉:“郎君您别任性了,女郎如今在雒阳举步维艰,她是女子,又年纪小难以服众;您这阵势若被有心人传开来,岂非令女郎难做?”袁基觉得也有些道理,所以他把车架仪仗摆在了住宅之内,袁珩不迎接、他就不下车。

明玉:“。”

袁基从清晨等到了日落,在宵禁前不久,终于等来了袁珩。袁珩身后还跟了个杨修,亦步亦趋,表姊长表姊短,表姊赶他他不管,只可怜兮兮地、眼巴巴地望着袁珩:“一一好阿姊,阿修求求你了,就收留我一明吧!”

但袁珩已经在东汉杀了两年人了,她的心就跟雒阳的朔风一样冷:“你既然已答应了文举先生随他念书学习,焉有后悔之理?今日文和还同我夸你来着,说你有几分我的风采,难道你想让诸君看你的笑话吗?”杨修差点没哭出声:“可、可我那时也不知文举先生骂人这么难听…”袁珩看了眼摆了满庭的仪仗,心下蹙眉,面上敷衍着杨修:“知足吧你。难道你想跟袁熙一样,到外头去过苦日子不成?”又说:“已到了宵禁时分,今夜我先容你暂留一晚。但明天一早,我会亲自送你回家,你好好儿地同文举先生道个歉,知道吗?”杨修哽咽着点点头,先去洗漱休息了。

袁珩这才来到袁基车外,浑然不知车内的老父亲已打定主意要将她抽得如陀螺般旋转,恭恭敬敬地一礼:“珩恭请大人下车。”袁基没有动身,垂眼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银杯,不冷不热地应:“我儿如今也是出息了。功劳在身,广结名士,真真我袁氏凤凰儿也。”袁珩:【笑死,他急了。也不知道他急什么,我都还没怪他不听我的、未曾派人去平舆,以致赵谦心思浮动….]

系统嗑着瓜子儿,mean mean地附和:【他再急有什么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