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笨嘴拙舌袁令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笨嘴拙舌袁令音(2 / 3)

之中。”

说罢,她很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我这边并无大碍。世叔可是来拜访阿父与大人的?他们如今应当还在宫内,怕要宵禁时才能返家了。您若要等,珩这便令人备一间客房,供您暂歇。”

曹操闻言迟疑一瞬,低声:……只是有些烦心事而已,无需叨扰本初。”袁珩有些意外。

曹孟德这是一一想同她谈心的意思?

【是谁给他的错觉,让他觉得我是一个很适合倾诉心事的对象?】袁珩撇嘴,【是我骂人不够难听,还是我表现出来的素质不够低?】“我能看出,公业有……崔太尉的意思。“曹操礼貌地留白了那些肮脏的政治手段名词,眉宇间愁容更甚,“自从二月,张司空因荡寇未平而有被罢免的征兆;家父自认在大司农位上有多年功劳,这段时日便心思浮动……袁珩眼皮一跳。

曹嵩想进步,这很正常,毕竟她自己也有个非常想进步的父亲;但听曹操这难得拐弯抹角的语气,又见他难得有避开好厚米袁绍的倾向,曹嵩很显然是想以买官的方式来当上三公。

袁珩欲言又止。

她下意识想劝曹操阻拦一二,话到嘴边却又一顿一-保全曹嵩的名声对自己可没有半点儿好处,她又何必去掺和曹操的家事。于是袁珩当下令人取来几坛子酒,很体贴地为曹操满上,语气温和地使用了共情的话术:“我太明白世叔的心情了。世叔您也知道,大人他……唉。虽说他没有步崔威考后尘的打算,可如今这党同……不体面的手段,也实在令我惭愧;每逢午夜梦回时,常恍惚见到袁氏先祖失望地看着我们。”曹操一饮而尽,不无唏嘘地说:“未央也不容易。”那可太不容易了一一也不知袁基什么时候才能变得老实一些,真是令人不省心的父亲啊。

袁珩心有戚戚,自己却是滴酒不沾,毕竟明日便是及笄礼;曹操倒是喝了不少,但也很有分寸,只饮到略带醺然,便放下了杯盏。袁珩:“我笨嘴拙舌,不似大人待人接物面面俱到,也不比阿父为人处事仁厚真诚,实不知该如何劝慰世叔。”

曹操看向袁珩,笑叹一声:“我早就知道,世侄并不擅长劝慰旁人。”袁珩不由一愣。

…那你找我诉苦做什么?想让我把你爹骂一顿还是打一顿?曹操暂且没有解释的打算,命随从取来一只沉重的木匣,直接在袁珩面前打开,里头躺着一柄锋利的环首刀,刀身于灯火下泛着寒光,映衬过袁珩身上朱衣,恍惚掠过一片血色。

“当年赠剑,盖因剑有双刃,君子有操,以盼世侄藏锋;放在如今却已然不合时宜。"曹操笑道,“这柄刀是我托人在北地打造的。明日世侄及笄,我总不好当众送出这般与世俗不同的贺礼。”

袁珩垂眼,以双手捧起宝刀,于清寒凛然的刀面上窥见自己眸中野心与烈火。

她翻手捏住刀身,忽道:“我确实并不善于劝慰别人。”曹操大笑起来:"可我又何曾需要那些苍白的劝慰良言呢?”袁珩也不由闷闷地笑出了声。

半响,她郑重其事地将环首刀放入匣中,抬眼看向曹操:“多谢世叔宝刀以赠。”

曹操莞尔:“世侄喜欢便好。”

片刻,又悄声说:“明日我会另送香草珠玉为贺礼,这柄刀一-未央千万莫要叫本初知晓。当初我送你那把剑后,他可是同我生了许久的闷气!”是的。袁绍至今都对此耿耿于怀,他认为如佩剑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本应由他这位父亲来准备。

袁珩却嘻嘻一笑:“无碍的,无碍的。阿父如今可是气不到您头上了一一去岁我生辰时文若世兄送了一支玉笄,前几日我亲眼瞧见阿父将其拿走,生怕我笄礼的时候用那一支!”

曹操…”

也是哈。

让本初慈父心酸这一块儿,抛开袁公业不谈,总还有文若兜底呢!大

宵禁时分,曹操踩着点离开,袁绍踩着点回来。袁珩送走了客人,正要回去找郭嘉和荀或玩儿射覆,却在看见袁绍后又不得不重新落座。

“大兄今夜应当不回来了。"袁绍习以为常地跟袁珩进行每日汇报,“崔烈坚称那本书是高望的手笔,又怒斥高望有教唆皇子的嫌疑;而后他请辞太尉,建言天子于城中收缴《东京拾遗》并焚毁禁止。天子本有些迟疑,恰逢武遂入宫拜访太后,便传诏入殿,询问她的想法。”

袁珩目光一动:“公主是怎么说的?”

袁绍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她说一一确实应当尽快控制局势。如今乡间多有流言,以为此书是从内廷传出;为安京师民心,当特事特办,重启光武时便废置的绣衣直指。”

袁珩:"???”

再说一遍?她要重启什么?

袁珩差点没被茶水呛死:“昔武帝年间巫蛊之祸,绣衣直指声名狼藉。如今刚解除党禁不久,陛下不会同意的。”

西汉的绣衣直指,武周时期的内卫,明朝的锦衣卫一一这些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堪称天子的鹰犬,官员的噩梦,王朝的酷吏。袁绍轻轻颔首:“没错,陛下驳回了武遂的请求。之后不久,我便离开了。”

袁珩想起还在禁中的袁基与荀攸,以及在驳回重启后被“遣返"的袁绍,倒吸一口凉气:“但陛下只是驳回了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