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好一出指鹿为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好一出指鹿为马(2 / 3)

?哈哈,开个玩笑,大家别这么紧张嘛。各位都是袁氏族人,能和其他人比吗?若是换成何遂高、中常侍,或者南阳那几家士族,我会对他们讲这些掏心掏肺的话吗?若非大家都是亲戚,我根本不会这样讲道理,都是直接打杀了事;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这是看重你们还有发展的潜大以及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你们好……大家都自小熟读圣贤经典,做人要懂得感恩呐!诸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袁氏族人:“。”

《开个玩笑》一一笑死人了!袁令音,你以为你很风趣吗?但……

“哈哈哈!是是是。”

“令音言之有理!”

袁珩便心满意足地笑起来。

她收好了刀剑,也并未如与袁遗所说的那样“整理仪容",只是卸下沉重的、染血的钗冠,就这样无所谓地跨出了宗祠大门。还不忘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一眼,以示这事儿还没完,等她见完贵客回来还要继续的。

系统兴致勃勃地欣赏着他们或青或白或红或黑的脸色,意犹未尽:【可惜咱们只能杀这么几个。】

袁珩被逗笑了:【六个已经完全足够。再多的话,我自身难保。】系统问:【不过我刚才就很好奇啊。袁基说你可以杀五人。我知道你不会听他的,但为何偏偏是六个?只超出一个指标?】《指标》……又拟人了呢,阿统。

袁珩耐心解释:【杀多了,我会彻底失去宗族的力量;杀少了,我无法获得宗族的控制权。若刚好五个,袁基又会生出我听话的错觉。但如今这样既能政着族人的底线立威,又能越过袁基划定的边界,这就更爽了啊。到时候一定要仔细欣赏他的表情……会很精彩的。】

只需要这么微妙的、小小的一点“逾矩”,已经足以在袁基那张精致利己主义的脸上狠狠扇去一巴掌。

“六个”的效果,远比“十个"或“十六个"要好。【不过现在嘛一一若没猜错,我怕是也得在后汉当锦衣卫了。】袁珩笑嘻嘻地说,【刘羲确实有点儿东西,不只是会藏在暗处当一名幕后黑手而已。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我喜欢。】

“恭喜。“刘羲宣读完旨意,忙不迭扶起袁珩,还“不小心"撞了下袁基,“这份及笄贺礼,不知送到得及时否?”

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官位……

“很及时。"袁珩的脑海中渐次闪过借机折磨汝南袁氏的五十种方法,脸上露出了真情实意的愉快笑容,“多谢公主。”刘羲莞尔:“令音客气。今锦衣卫所领第一件要案,便是全城搜罗焚毁《东京拾遗》,并追查中常侍高望,以确认他是否为罪魁祸首。”真·罪魁祸首袁珩泰然自若地点点头,语气唏嘘:“总算知道是何人做下此等天打雷劈的事情了!”

旁边的袁基、袁绍:“。”

二人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

倒不是不疼孩子。就是偶尔也会生出一点不忍直视的感觉……袁珩与刘羲约定了三日后入职报道,又亲自步行将她送往大道上;四下无人时,刘羲躬身一礼,恳切求教:“以君之见,此计可行否?”袁珩托住她臂弯,略一沉吟:“………非久长之计耳。设锦衣卫以制衡常侍、外戚,初时尚能得一时风光;但久而久之,锦衣卫的刀总会落到士族头上,届时公主或成弃子。虽不至于步历任酷吏后尘,然权柄、名声恐毁于一旦。”刘羲轻轻颔首:“我不会给陛下弃我于绝境的机会。可士林之中……这也是我提议你来做指挥同知的原因。”

哦哦哦,听起来登应该快死了。

作为大汉忠臣、门阀士族,袁珩自然是不能主动提议刘羲去弑君,或者明面上支持她这样做的;于是眼下便装作一无所知,针对刘羲对士林中名声的顾虎提出委婉建议:“珩有一计。公主当因势利导,在合适的时候自断一臂,废锦衣卫以博士族支持。”

至于这“合适的时候”怎么才算合适……那当然是刘宏驾崩、刘羲辅政之时。袁珩:“今天下已有大乱之兆,似锦衣卫、绣衣直指等注定无法在其间生存,便成冗余;在合适的时机自断一臂,既可得士林归心,又可精炼公主势力。此为双赢。”

刘羲听得心悦诚服,当下再拜:“令音高才!”袁珩笑道:“公主这便客气了……只是如今您仍有被遣往凉州平叛之危,若此案办得不好,便是上赶着给蹇硕、何进递把柄了。故还得谨慎些。”刘羲却说:"可平叛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啊。哪怕我棋差一着被派遣往凉州去,来日也能自西入京。”

袁珩闻言,便不由略微抬头向她看去--企图在她脸上找到表演,或是反讽的痕迹;然而这些东西全都没有,唯有潇洒笑意下那一点儿没能藏住的,名为“理想"的希冀。

袁珩别开视线,垂眼轻声:“珩只能送您到这里了。”刘羲大大方方地应了,在跨坐上白马前,又从怀中摸出一支口衔红宝石的凤头金钗,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整夜都在禁中,若放在匣内多有不便我从前待你多有无礼失仪之处,本已起誓绝不再犯,这回却实在是……袁珩不由莞尔,从她手中接过金钗,横斜插在发髻之间,并未同刘羲提起那些“旧账”,只是轻快地问:“这样别起来一一好看吗?会不会太过繁复?”刘羲微微一愣,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