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马,画了一个圈圈。
赵诚知晓宣冲在东华郡派遣的这只部队是刚训练的部队,玩的是“日拱一卒”。
但其他诸侯若要是把这一路人马真的当成“卒”那就错了。
岩家自认为自己投机的非常巧妙,但是他们想错了!
赵诚眼里,现在棘州派来的那批兵马已经是棋子:自己和武飞的对峙被局外人提前打破;原本在对峙中,武飞并不会大打特打,第一阶段以逼退自己为主;襄州方面几个部队都是小“卒”过河。棘州参战后,会迫使派地把“车马炮”调过来,进入襄州和棘州一线。
而棘州兵马其实不善战斗,此时参战,纯粹是想着浑水摸鱼,把襄州吞下;指望自己(吴军)会消灭宣冲派来的这只偏师(文泗亭)。然后作为“友军”平享胜利果实。
但赵诚现在很清楚,宣冲在东华郡一线备了四到五个军(每军至少五千人),在提防自己这边,灭掉棘州兵马绰绰有余。
…端菜…
赵诚仔细确定沙盘上襄州一线的情况后,立刻下令:“让王遇山的兵马后撤三十里,不准许主动进攻,仅仅压住阵即可。”
周围幕僚愣了愣,询问为何不和棘州投效人马一起汇歼派国在此的兵马?
赵诚:“我大军打掉他(宣冲)这一部人马对我们等有何用?那是一批组建了不到三个月的劳役军,这样部队他随时还能凑出十几支。”
赵诚点了一下自己的部队,在襄州这地方的地形下,武家军顺江而下,运粮方便;而自己得从北边跨越山关调度粮食。
赵诚又指了指襄州后面派国的庞大预备力量。
赵诚:“就算歼灭这一部,我军还是打不进去。反倒是让他们打出来比较好。”随后赵诚在地图上摆出了棋子。
赵诚如同传说中“珍珑棋局自填一枚棋子”打开局面一样,说到:“配合棘州作战,我们拿不下任何一城,不过是满足岩家的打算,而如若是棘州被派军拿下了呢?”
赵诚希望,宣冲将预备力量朝着棘州一方集中,于是乎战略上就出现了空档,能够打进宣冲腹地的空档。
吴军现在粮草奇缺,必须要就食于宣冲地盘才能解决。
按照现在昊派对峙的情况,吴国粮草正日益消耗,直至干净,且兵力机动不足;这个局面,在未来极易出现大歼灭战。
而赵诚打算是瞄准宣冲的一个空档,带着部队冲进宣冲的地盘进行会战;这样一来,即使是未来被赶出来后,也能对宣冲治下地盘造成破坏。而按照宣冲的性格,会把“雀窝”安排好然后再出战。届时哪怕赵诚兵团最终从武小雀的地盘上败退,且损失三分之二;但这样的败退,也依旧能谋取一个好的败局,乃至于和局。
…谋划与执行…
赵诚的命令传达给了王遇山;但殊不知,他这些年扩张太快,大量世家俊杰加入后,也出现了不少弊端。而赵诚这些年,脑力精力已经用到极限,也未能及时察觉天下士子投效自己时良莠不济的结果。王遇山就是这几年刚刚加入他的人才。赵诚并没有完全知晓他的情况。王遇山并没有后撤九十里,而是与棘州兵马进行了会合,预备对文泗亭一部夹击。
后续宣冲复盘战局时,确定王遇山是得到过赵诚清晰命令后,感慨道:“马谡再世啊!”
五月二十号,宣冲的参谋部一如既往的统合各路消息。其中确定了襄州北部的吴军在北边的调度规模越来越大,要加入南边战场时。
宣冲露出笑容,因为战局突然清晰了,于是乎启动了“相七进五”。
这一步是落在北方的。派州北方六千人马被调动起来,交付给,一位叫做楚相的将领,让他配合苏明打开雍州战场的局面,必要时候可以拿下星州!!
至于南边,宣冲让文泗亭在内的四个师做好防御准备,不要动了。
…猛踹瘸子的坏腿…
宣冲坐在座位上笑容满满的看着沙盘,武炉问道:“父亲,为什么现在突然要拿下星州了?”宣冲看着不耻下问的儿子,对旁边武锐道:“你和他说。”(这是要武锐展示水平,也提示武炉,就他看了几本兵书所掌握的三脚猫兵家策略,在专业人士这儿不入流)
武锐说道:“少主公,我们的整体作战方略,是围绕着吴国补给链条弱点所布置。我军一直以来不确定吴国的主攻方向,外派间谍,在各个方向上得到的有关赵诚的粮草讯息非常少。”
武炉点了点头,“对外用间”的工作在商务部,而这方面工作他也在接手。赵诚在各地部署了大量粮仓,这些粮仓真真假假。
武锐:“由于吴军粮草非常少,他们大规模兵团机动是受到限制,准确地来说,只能保持一路大规模兵团的突击能力。而过去,我们一直是在推断这一路到底在哪儿?是北边?还是南边?”
武锐把棍子放在沙盘上的雍州和襄州,乃至夏州三个方向上。
武锐:“由于无法判断赵诚的主力机动方向,我军各路是采取保守战略。”
说到这,武锐道:“我大派由于近年来水利设施新建,军事垦拓粮草充沛;主公现在在各条战线上的准备,其实是能同时保持大规模机动;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