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仁帝和其他仁帝,刘彻瞥过刘晊,刘晊仁厚善良,从小到大,连大声喝斥于人的事不曾,打骂宫人,杀人害命的事更从未有过。
仁这个词,对比前面骆幽说过的,汉仁帝谋反上位,这难道不是相互矛盾。
【对,还有一个问题,一个谋反上位的皇帝,仁这个词确定不是讽刺?】
和刘彻想到一块了。
骆幽挥挥手,【各位,别人顶着仁这个谥号真有可能是讽刺,但汉仁帝这个仁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因为那么多个王朝,要说幸福指数高的,能做到让百姓吃饱的时代,汉仁帝时期那是做到了百姓安居,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仁帝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故,汉仁帝嘉平二十四年,仁帝崩,大汉百姓啼哭,如失父母,成千上万的百姓以送仁帝,且举国上下的百姓自发为仁帝守孝一年。】
百姓自发为皇帝守孝?
【自来皇帝驾崩,按规矩三个月内属于国丧,独一个汉仁帝,史中明确记载,百姓为之自发守孝一年,以宣悲痛,失我仁帝。甚至还有人想为仁帝自请陪葬,亏得当时让人及时拦下,否则这活人请殉葬追随仁帝的人不知凡之。】
得了,一个又一个消息丢出来,让听着的人都叹为观止。
殉葬一事谁能乐意?无人能够愿意。
偏到这个汉仁帝,百姓自发为之守孝一年就算了,竟然还有人自请殉葬?
【仁者爱民。汉仁帝真正做到爱民如子,以令天下百姓都感念无比,知其用心。谥号仁,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这就是当时大汉朝的臣子们为汉仁帝定下仁这个谥号的理由。代表的是仁帝以民为本的执政方案,为此也成为后世无数帝王的典范。如果说汉文帝是百代帝王师,汉仁帝则是百代帝王的典范。她这一生不仅以民为本,更是为民解决问题,落实到了实处,在她之后,后世无数帝王,再无一人能够做到。】
如此评价,实在是高!
【正因如此,汉亡之时,汉臣自知无力回天,竟然撞死在仁帝的陵前,悲我汉亡。同样的事的臣子悲亡我大汉的事,西汉亡时有臣子悲痛自尽于仁帝时一次,后来东汉亡了,又再发生一次。在汉仁帝一朝,仁帝善纳于谏,终其一生,仁帝纳无数,而且不杀一个功臣。举朝上下,以仁帝为始,皆守律法,仁帝有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身为君上,身不能正,何以正天下。
【因此,汉仁帝一朝是大汉朝,不,是整个封建王朝吏治最清明的朝代。仁帝曾经明白告诉过群臣百姓,荣华富贵,名利金钱,她绝不吝啬于人。然,满朝众臣也要牢记自己的本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她只要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百官安,君得以安。反之,百姓不安,君必令百官不安。
【仁帝做到了,做得非常的好!仁帝一朝简官,关于官员的考核也是最完整的,无用之官不用,无作为的官不用。就这样的标准一亮出去,那是举朝上下都盯着那些官员。官员的考核不仅是有朝廷派下的官员而考,还有百姓的考核。官好不好,问百姓是再清楚不过。汉仁帝还会随机抽取官员考核,抽着哪一个,私下早早派人前去查问。就这一套做法,把一个两个企图做假的人都吓傻眼了。自不敢和仁帝斗心眼。
【文治上,仁帝那是做到帝王的典范,武功上,她和其父汉武帝是截然不同的做法。要比武功,就得比版图,对,就得看看各自的版图都有多大。来来来,大汉之初的版图,武帝时期的版图,仁帝时的版图,这就是大汉最经典的版图。】
图,亮出来了,结果一看,一片倒抽声。
【武帝时期开疆辟土,把匈奴这一片纳入大汉的版图,对,再加上西域。而仁帝之时,羌族之地,西南之境,东北之地,再加上岭南百越之地。仁帝是仁,别个仁帝是只剩下仁了,汉仁帝的仁,那是以仁治国,开疆辟土,她在位才二十四年,二十四年她所开拓的疆域,半点不比汉武帝少。甚至大了一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