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你胆子也太大了(1 / 2)

第61章你胆子也太大了

起个头,能够看出问题所在,已然不易。

刘彻伸手抚过刘晖的头道:“辛苦我们阿晖了。”这脑袋瓜子整日怕是不得闲的想事情,时时刻刻的惦记民生诸事,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还能在忙里偷闲想起让人走一趟,把这一带的渠都看看,应该要准备早早准备。

刘侄不太好意思的道:“我就是动动脑子动动嘴,辛苦的事都是先生们做的。”

这不以功而自居,刘彻莞尔道:“朕不会亏待他们。你的功劳也得记得。”那没事。记就记吧。

“好了,去见见你母亲。朕让人来议议事。“刘侄走一趟办的事不少,刘彻也得跟一众臣子们说道说道。

“陛下,我陪阿侄去见姨母。"霍去病开口,刘彻应一声。两人一道见礼退去。

刘彻观刘侄送上的修渠图,修路图,她方才说的细分到每个县,每个村,以动圆整个村和县一起修路。

“卫青,让阿侄试试如何?"刘彻看图,记起刘蛭所言,更有意瞧瞧刘晖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

卫青垂眸不确定的道:“阿侄毕竞太小,此事关系重大。”“所以才要试试。若成了,朕倒要看看满朝的重臣们,以后他们怎么敢说事不能为,不能成?"刘彻是要借机做些事,敲打朝廷上的那些臣子,好让他们都少拿借口办不好事。办不好就是办不好,说再多的理由也是办不好。卫青不敢再多言,刘彻的心思之深,所谋虑之长远,非他所能探。刘侄能投其所好,却也只有一个刘侄能够站在刘彻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是,那样的刘晖也是让人拿不准。

她一个孩子,到底是怎么能够知道刘彻的诸多心思,急刘彻之所急?问题一直都有,想刘侄读过的书,又是在刘彻的跟前长大,她所领授的,或许和别人的不一样。为帝王者之心,有些人或许生来就有。刘侄也是真的让卫青不知如何好。

刘侄让人头痛,她这会儿和霍去病走回椒房殿,霍去病道:“刚回来就想出去。”

“我在外头少些人惦记。免得他们总盯着我,有何不可?"刘侄的心思让霍去病看破她也无所谓,含笑的接上话。

霍去病哼哼唧唧。

刘晖冲霍去病问:“若父皇说愿意让表哥上战场,表哥会不会不去?”霍去病当下没声音,让他不上战场,绝无可能。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阻止不了他灭匈奴的心。

一看霍去病的反应刘侄就知道了,摊手道:“我亦然。”无论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进,刘蛭就是那么一个意思,霍去病也是。

霍去病不再言语,只是走上前,和刘侄走近一些。两人一道走回椒房殿,卫子夫早听说刘蛭终于要回来了。本以为会晚几日的,毕竞刘侄须绕到沛县去祭祖。

这个事刘彻早已拍板,决定让刘蛭去,拖了几个月,拖得人们以为这件事怕是要换人了,谁料刘侄把边境的事安排好,一个转身还往沛县去。刘侄在沛县祭祖的事,叫人有些拿不准,实在不知刘彻到底几个意思,怎么能让刘侄回去祭祖。

朝廷上进谏的臣子太多,无奈刘彻不为所动,倒有人想探探刘彻的底。可惜,无论是谁想探底,都没能从刘彻那儿打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刘彻只让刘侄去沛县祭祖,解释没有,理由早就说了,祖宗托梦。然刘侄是大汉的公主,虽是中宫皇后所出不假,然在她之上有比她年长的卫长公主,郎君还有一个刘据,怎么看也轮不到刘侄回去祭这个祖。为着这个事王太后质问过,却得不到刘彻的任何解释,只道了一句就此定下。

让谁祭祖的事,刘彻一坚持,想劝的人一个都劝不着,能如何,都老实的不作声。

刘侄遇险的那些事,看情况没有传回来让卫子夫知道,刘彻瞒得也严实。“母亲。姨母。"刘侄和霍去病一并见礼。卫子夫看着刘侄当下迎上前来,上手抚过刘侄的脸,“瘦了。”对啊,瘦了。

刘侄无所谓,几个月不见,卫子夫肯定觉得她瘦了的。那就瘦了好了。“阿姐,阿节,阿据。“刘蛭一眼扫过卫长公主和刘节,刘据,上去抱起刘节,刘据道:“我们阿节和阿据这些日子看来有好好用膳呢,都长高了那么多了。”

刘节骄傲的道:“那是。”

刘据忙点头道:“阿据有乖乖用膳,也如二姐叮嘱的那样,好好听故事。”“真棒。"刘侄不吝啬的夸赞。

刘节和刘据笑开了。

“我们阿节也长高了,让我听听你这几个都喜欢做什么了?"哄孩子,一个个的哄,一个都不能漏了,包括卫长公主。卫长公主听到刘蛭问起她最近在忙什么,那端刘节赶紧的道:“阿姐要嫁给襄表哥了。”

啊?刘侄一愣,这就商量婚事了?曹襄大了霍去病三岁,今年十九,卫长公主十三。

“要准备婚事了,这一准备至少一两年。"刘侄的震惊卫子夫看在眼里,解释一句,“三书六礼都要择良辰吉日,须准备。”这……怎么也比现在成亲的好。

早婚早育。

刘侄稍稍稳住了心神,卫长公主本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后来又发现刘侄的脸色不太好。

“怎么了?是太累了吗?"刘侄知道,卫长公主和曹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