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为君之治(1 / 2)

第84章为君之治

纵然全天下的人都质疑刘彻,满朝的新旧之臣,饶是刘彻亲自提拔上来的臣子都反对刘彻出击匈奴,刘彻照样坚持要打。但凡刘彻有一丝一毫的松动,都不会有大汉和匈奴的全面开战!大汉也更不可能得到胜利!

刘侄是佩服刘彻的。纵然他有着封建帝王的缺点,霸道专制,猜疑心狠,骄奢淫逸,贪图享受,但他依然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他所看到的,是更长远的未来,这是作为君王所具备的高瞻远瞩。刘侄同刘据道:“为帝王者,当如父皇一般,不仅为谋一时一世,更要为万世而谋。这就是远见。父皇之远见,非朝中大臣们能懂。你不仅要听你身边的那些老师说的话,更要考虑他们说出那样的话,是要你学到什么。如今日我让你来听博望侯讲课,是为了让你明白世界之大。井底之蛙所见不过井大之天。你不可以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这点,刘据重重点头,认为当如是。

刘侄继续的道:“你如今还小,不要信有些先生说的话,你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到有用的知识。什么叫有用的知识。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教你治国之道不易,你须慢慢的来,不能急,这有用吗?”刘据点点头,却又提起道:“这是黄老之言。”等同于在提醒刘侄,刘彻已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黄老之术不要学了吧。

刘侄捏了捏刘据的脸道:“你不妨去问问你的那些老师他们,如今的儒家和先秦的儒家诸子,他们是完全相同的吗?”这下把刘据问卡住了,良久才颤声问:"不一样的吗?”才六岁的刘据,毕竟刚刚让刘彻寻了正经的老师教导不假,要学的东西多着。

刘侄那么些年虽然也教他不少的东西,但那些想完全变成刘据的东西,不容易。

这些事刘蛭清楚,但刘蛭不希望刘据让人忽悠傻了。只是慢慢的,一点点的教他。

摇摇头,刘侄道:“外儒内法。儒之名在于让天下人不再抗拒。秦因何而亡,对外不都称秦法太过苛责?实则我们都清楚,哪里是秦法太严苛,分明是六国的世家贵族不能容于秦不予他们分利。

“秦始皇一死,秦二世昏聩,一个赵高无能,正好给他们一个机会,叫他们趁机搅得天下大乱,以令天下易主。他们其实更想登上那个皇帝位。可惜,他们想,最后这天下却落入我们太祖高皇帝的手中。刘家得天下,当年谁都想不到。”

提起太祖高皇帝刘邦,刘据更无话可说了。刘侄笑冲刘据道:“比起别人,你不如多寻些我们几位祖宗的事迹瞧瞧。我们祖宗们,太祖高皇帝,文帝,祖父景帝,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数一数二的皇帝。你但凡能够学到他们三分,将来定能治理好这个天下。”正好,张骞让人引来,听清这一句。

莫说张骞了,便是引路的人骤然闻此言也愣了半响,刘蛭教的自然是刘据。而这言外之意,那分明是在教刘据如何治理天下。治理天下,那是为君。

刘侄在天幕的事后,竞然还想教导刘据成为一个贤明之君,听起来不像是在说笑?

为何是在说笑?

“长公主。“无论他们都有多少诧异,在外都唤上一声,很是以为刘侄也该见见他们了。

刘侄方才和刘据说的话,便是当刘彻的面也敢说的,亦不避讳,“请。”请,那便都进来了。

刘侄在此时已然起身,卫长公主和刘节也准备起来的,刘蛭冲她们摇头,卫长公主和刘节便不动了。

此刻的刘侄与张骞再作一揖道:“多谢博望侯。”张骞一再得到感谢,岂敢再受之,忙道:"臣不敢受。不敢受。”“博望侯课讲得极好,引人入胜。"刘蛭夸人必须继续的夸上去,怎么只夸这一下。“我观学子们听得意犹未尽。博望侯若不弃,不如下次再来,再给他们讲讲?”

刚刚还一脸笑容的张骞一下子卡了。

才刚讲完课,刘侄已然惦记下一回,想让他来继续?这,这……

真真是要了命了。

虽然张骞也喜欢百川书院的环境和气氛,此事不是小事。“若博望侯愿意,剩下的事我来解决。“张骞顾忌的分明是刘彻,来讲一回的课要刘彻同意,要是想经常来,也须征得刘彻的同意才行。张骞忙道:“若陛下同意,臣自然是愿意的。”好勒,刘侄要的就是他这一句话。

“好。那就请博望侯稍以休息,一会儿我们去看看你从西域带来的那些食物。"刘侄的另一个目的也要达成的。

张骞是让刘晖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好在刘蛭不是周扒皮,没有想过让人连喘口气的机会都不给。歇会儿,歇会儿。

卫长公主和刘节、刘据,都是第一次来百川书院,课听完也不打算就这样回去。

“二姐,我们到处走走。"刘节欢快的冲刘侄提要求。“好。让童富带你们去,不管往哪儿去,独一样,无论见到什么不可以和任何人透露,除父皇之外。"刘节和刘据还小,刘徽叮嘱,否则他们以为自己见到的事可以随便跟人说的。

卫长公主在旁边道:“不好让人知道的东西,不带我们去就是了。”刘侄不以为然的道:“无妨,就让他们去长长见识,正好试试他们的嘴严不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