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了不少真诚点。
因为宋源先前点评《滕王阁赋》的那些言论,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属于实话实说范畴。
对宋源来说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刚到剧组,大家伙就围了上来。
“宋导,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偶像,太牛哔了,连《滕王阁序》这种文章都能写出来!”
张华对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其他人也都是满脸佩服。
“差不多行了,不就是写了一篇文章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开工开工。”
连续多日来的拍摄,众人已经从刚开始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彻底进入了状态。
而且连轴转这么久也没休息过,所以今天是下午才开拍。
宋源估计再有两天,所有横店的戏份就可以全部结束,晋西那边的取景地他已经找好了。
星华出面帮忙联系过,到时候直接过去就行。
《滕王阁序》所带来的影响,比宋源想的还要大很多。
结束今天的拍摄后,宋源请了李达斌他们几个吃饭,李冉冉忽然激动的叫了起来。
“宋导你快看,你上央视网新闻了。”
“什么?”
宋源愣了一下,其他人已经纷纷拿出手机开始搜索。
#滕王阁之绝唱,千古第一骈文#
这个标题来自于央视网,做为华国最大的官媒之一,它的地位和含金量毋庸多议。
一小时前,有记者发布了以此未标题的一篇报道。
不仅贴上了《滕王阁序》的原文,还有华国著名国学大家陈煜的赏析,他逐字逐句,不仅将典故解释的一清二楚。
并给大家普及了“骈文”的相关知识,以及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末了还有一张滕王阁的照片。
“千古第一骈文”的说法,是陈煜说出来的。
“这可是央视网啊,宋导,这下你是彻底出名了,太厉害了!”
央视网平时报道的都是一些国家大事,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
眼下公开表扬宋源和这篇文章,于巩之前的那些言论,顿时就成了笑话。
“宋先生,我非常喜欢《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您能来一趟京城大学,我想和您当面交流一下。”
陈煜对《滕王阁序》的赏析帖子,所有和这篇文章有关的话题,都已经被顶上了热搜。
帖子是陈煜两个小时前发的,对于这位国学大师,宋源很尊敬也很客气。
立刻在他的帖子下面回复。
“多谢陈教授的夸奖,我目前还在拍戏,实在是有些忙,结束后一定去一趟京城登门拜访。”
两人在网上的联动,被很多网友迅速转载。
陈煜在文坛和国学界的地位,和于巩不相上下,但口碑比他高多了,他们老两口都是华清大学的老师。
无儿无女,生活的却很朴素,住着教师楼,资助了很多贫困大学生上学。
【陈教授才是令人尊重的长者,于老狗是个什么玩意儿】
【看了陈教授的赏析后,我对《滕王阁序》了解的更加深刻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可以解封《鬼吹灯》。】
【谁说我们狗贼不会写文章的?站出来,look my eyes!】
“老仙大佬,牛哔!刚刚得到消息,《鬼吹灯》今天可就可以解封了。”
随着央视网对宋源的肯定,先前关于他的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而且把一本网络小说,上纲上线到那种程度,本来就是不合理的,网文里比这夸张暗黑的还有很多,照这么看,全部都要404。
宋源和明月聊了一会儿,古伟的电话打了过来。
“小宋,你小子可是真人不露相啊,到底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刚一接通,古伟畅快的笑声就传入耳中。
“古总快别夸我了,就是被逼急了而已。”
“别谦虚了,我说你小子明明这么有才华,以前那么低调干嘛?最近突然崛起,像他么开挂似的。”
“还不是那破节目闹的,不然我现在天天钓钓鱼,打打台球,日子过的不要太潇洒,人一出名真挺累的。”
电话那边的古伟不禁翻了个白眼。
“你小子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多少人想都想不来,早知道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让央视网都发问表扬。
我也不用为你操那闲心,话说回来,文化部搞的故宫歌曲征集,你还参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