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1 / 3)

第59章第五十九章

“来来,小北村的知青到这边来集合,"赶着牛车来接人的老大爷语气不咋好,见几个小青年提着行李拖拖拉拉,他又催了句,“赶紧的,天黑路就不好走了。现在是一九七五年,从六几年第一批知青下乡开始,这都是他们村接到的第五批知青了。

这些城里来的年轻娃娃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个活磨磨唧唧,来了村里还要村子里的人养着,自家粮食都不够吃呢,老大爷看这些人当然不咋待见。叶芷晴也是这一批分到小北村的知青,她今年才十七岁,上半年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把大半积蓄都拿去给哥哥娶媳妇了,导致没钱再给她安排工作,她只能老实下乡。

其实她也没指望父母会愿意掏空家底给她买工作让她留城,从小叶芷晴就知道父母重男轻女,在那个家里她想多喝口汤多吃口菜都要表现出乖巧懂事的模样讨父母欢心。

下乡的事确定后,母亲张素芳满脸心疼为难的和她说让她先在乡下忍两年,等家里再攒一攒钱给她买个工作就接她回城。叶芷晴表面感念父母辛苦,实际压根不信她这话,盘算着用父母心中那一点点愧疚换到了些钱票傍身。

这次分到小北村的知青一共有四个,叶芷晴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女生,老大爷看到走来的四人脸色好看了一点。“女娃娃坐车后斗去,你们三个把行李放上去,地下走跟着。“老大爷只是脾气不好,但也不会去为难知青,他待会儿还要去农机站拉两袋化肥,车上负重多了怕队里的老牛负担不起给累坏了。

现在这年头,队里的牛可比这些知青值钱重要多了,三个男知青面面相觑,到底不好意思要求跟女同志一样的待遇,都老老实实跟在车边走。老大爷见这回来的知青们都老实听话,脸色又好了不少,县城里牛车赶不快,其中有个男知青加快脚步跟在车架旁跟老大爷套近乎,得知小北村离县城投远后,给几人争取到了去供销社采买点物资的时间。叶芷晴下乡时只带了一个包袱,里面有几身衣服和她在家用的一些日常用品,别的都很缺,当下也跟着三个男知青一块去供销社买东西。老大爷赶着牛车去街道另一头的供销社,让他们买完就去找他,只给他们半小时的时间。

知青们一时顾不得互相介绍,抓紧时间进了供销社,叶芷晴在柜台前看了看,买了一管牙膏,肥皂还有洗脸盆等必需品,刚才路上听老大爷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还没通电,她又去买了两根蜡烛和火柴备用。她手里钱票不多,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城,叶芷晴手上这点钱得省着用,但临走前她还是扭头去食品柜台前买了几根麻花和半斤橘子糖。另外三个男知青跟她经济状况也差不多,基本都只买了一些必要的日用品。想想也是,这些年的下乡风潮让城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乡下的日子不好过,现在除了一些特殊原因下乡的人外,其他下乡的知青基本都是在家不太受宠的孩子,手里能有多少钱,

虽然实话难听,但事实就是如此,真正受宠的孩子压根不会下乡,家里人早早就给安排好工作留城了。

去农机站找老大爷集合的路上,几个知青互相通了姓名。四人按年龄排序,年纪最大的叫李大军,今年十九岁,然后是十八岁的蒋有良,还有也是十七岁但比叶芷晴大几个月的赵文昌,最后就是叶芷晴了。四人通了姓名后,也算熟悉了一些,叶芷晴作为唯一的女同志独自走在三人前面,听着后面几人说话,慢慢也初步了解了下这些人的性格。李大军是和赵文昌都是北方人,说话都比较直,性子爽朗,蒋有良老家离叶芷晴老家距离最近,也属于南方人,他性格是偏内向腼腆的,基本也没怎么开过囗。

后面三个男知青年龄其实都不算大,叶芷晴身形纤瘦长相漂亮,几人在后面说话都下意识放轻了声音,眼神也不敢朝前乱瞄。等找到老大爷后,叶芷晴坐上车后斗前从兜里掏出几颗橘子糖给他,让他带回去给家里的孩子吃。

这糖在供销社卖的不算贵,正好叶芷晴身上有一张快过期的糖果票,就买了些糖备着,平时除了能拿来甜甜嘴,也能拿出来走走人情,糖这东西还算难得,送出去既不出挑也不算太寒酸。

老大爷本想推辞,但想到家里几个孙子孙女一年到头也就过年那两天能吃到糖,便顺手接了,又招呼叶芷晴赶紧坐好。其他三个男知青就没这待遇了,不过老大爷跟他们说从县城到小北村的路上三人可以轮流坐车。

现在正是农闲的季节,小北村村口的大树底下,一群村民正坐在桥墩上闲聊,看见老大爷赶着牛车回来,大家纷纷盯着看。虽然这些年村里没少来知青,但村里难得碰上一回新鲜事,可不就好奇嘛。“哎呦,这回又来了四个啊,咱小北村虽然年年能交上公粮,但来这么多吃白饭的也太烦人了。”这是有人不满口粮被分给外人的。也有人瞅见了车上坐着的年轻女知青,伸着脖子看了又看也没看清人正脸长什么样,因为这一路土灰飞扬,叶芷晴拿帕子捂住了口鼻,刚才进村也没放下来,就是不想被大家围观。

再一个就是她知道自己外貌出众,但她并不想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因为外貌大出风头,没人护着的时候,女生越漂亮越容易遇到危险,这点道理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