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一起去街口蹲守张居正。
他思来想去,还是得多多关怀张居正!
据说张四维上台以后贯彻了党争的基础原则,秉承着“张居正支持的我必然要反对"“张居正提拔的我必然要打压"等想法,一举捋掉了不少张居正任用的人才。
比如治水行家潘季驯就被一捋到底,撵回老家养老去了。后来黄河水患频发,朝廷没有办法了,只得又去把潘季驯请回来治理黄河。2可见党争就是这样的,甭管是不是人才,甭管是不是对江山社稷、对黎民百姓有用,只要你是跟对家一伙的,那你就滚蛋吧。当然,这件事也不独是张四维自己干的,跟他一拍即合的还有万历皇帝。他姐夫这位皇帝学生,可是对张居正耿耿于怀到“终万历世,无敢白居正者″!<1
张居正去世后三十多年里,几乎没人敢在万历皇帝面前再提起他!<1由此可见,还是得张居正多活几年。张居正倒了,他肯定也没啥好日子过!毕竟他可是张居正妻弟,张居正出事后不把他家一并抄了都算好的。更何况再过个几十年崇祯皇帝还会上吊。
大厦倾覆,他们这些普通人难道会有好日子过?因着昨晚做了那么个梦,叫顾闲想起了王朝倾覆后的种种动乱,他在法华寺快快活活玩耍了两天后终于又想起来要多给张居正送温暖了。<1阴雨天,吃个蒸饼暖暖肚子!
张居正坐着的官轿才出路口,就听到轿外响起一声熟悉的“姐夫"。张居正:?
张居正掀起轿帘,只见顾闲屁颠屁颠跑了过来,朝他塞了个冒着香气的油纸包。他说道:“怎地起这么早?”
顾闲十分自然地跟着轿子往前走,口里答:“昨儿睡得早,起得就早。“他说完往左右看了看,问道,“敬哥儿他们没来送你吗?”张居正道:“他们这个年纪用心学习就好,没必要天天起来送我。尤其是最近经常下雨,这种天气哪里好出门。”
何况领头的是顾闲这家伙,只要把顾闲摁住了,其他人哪里敢无视他的警告非要送他去衙署?顶多送到家门口就被他撵回去了。顾闲道:“今天没有下雨!”
张居正道:“看这天色一会就要下了,你还是先回去吧。”顾闲道:“来都来了,我送您到宫门口,反正也不远!"他说完还摸出另一个油纸包,边走边啃起了自己做的蒸饼。<2〕早上不适合吃太油腻的东西,香香软软的蒸饼正好。他今天还往里面加了红豆馅!<1
他提前一天就把豆子泡上了,昨晚煮好又在锅里焖了一晚,早上才能做出口感绵密的红豆馅。
顾闲吃一口又给张居正介绍两句,吃一口又给张居正介绍两句,弄得张居正都没法再干听着了,也拿起一个红豆蒸饼尝了起来。一吃就知道顾闲不是自吹自擂,这红豆馅甜而不腻,吃着只觉心情都莫名好了起来。
这两天听着王氏和孩子们讨论什么老鸭汤、狮子头,张居正只觉风水轮流转,此前他自己撇下王氏她们去法华寺吃饭,如今换成王氏她们撇下他了D现在吃到好吃的红豆蒸饼,他心里那点儿褶皱被抚平了,再也没有那种想给顾闲多送几本书的念头。<11)
张居正觉得自己堂堂阁臣,不好说自己喜欢甜的,便只矜持地夸了一句:“还不错。”
顾闲向来属于"甭管你怎么夸,反正你就是夸我了"的类型,尾巴立刻翘了起来。
别看调馅料这活儿似乎很简单,他也是当初没资格碰锅铲的时候每天被摁头做这些准备工作,才知晓这里头也有那么多门道。<2顾闲快乐地啃着饼子送张居正到宫门口,又遇上了徐阶。徐阶瞧见张居正轿边跟着熟悉的一人一鹅,笑着问道:“你又给叔大送什么好吃的?”
顾闲把肩膀上的裕涟翻了过来,又从里头……掏出一包还热乎着的红豆蒸饼,积极询问徐阶要不要尝尝看。
裕涟这东西,是古时广大劳动人民常用的随身储物袋。大裕链可以挂在肩膀上,小裕涟可以别在腰带上,顾闲常用的就是大裕链,可以往里头塞许多吃的徐阶见顾闲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连指甲缝都是干净的,便也笑着接过了他递来的油纸包。
这个年龄的少年郎只要肯把自己收拾收拾,向来是很容易讨长辈喜欢的。顾闲成功把红豆蒸饼送了出去,又在裕涟里头扒拉出几包搭配好的养生茶饮塞给张居正,说是只要有热水就能把它放下去泡,喝着提神益气,有益身心健康!
张居正无奈地接了过去,让他快些回法华寺,省得一会儿淋雨。师生两人入了宫门,相携走向内阁。没外人在,徐阶打趣道:“你这妻弟为人倒是热忱。”
张居正叹着气道:“就是热忱过头了,有时候叫人难以消受。”比如痔疾这玩意吧,本来多小的一件事,偏就叫他嚷嚷得人尽皆知,时不时就来上一句"你也不想往谷道里灌砒霜的吧"。<6徐阶道:“等这场雨灾过去了,也该把元美家的事情办一办了。”王世贞父亲当初官至兵部侍郎,是个三品官,职位不算低了。他到北线坐镇期间战事失利,事情可大可小,非要说他全然冤枉也不尽然,但要不是得罪了严嵩肯定不至于斩首。<2如今人都已经死了,要办便该办个官复原职。王世贞与李攀龙交好,两人归乡隐居前官职虽不算高,但在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