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宠臣大学生?打工发癫中!> 大学生煽风点火搞事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学生煽风点火搞事情(2 / 3)

“大楚兴”没毛病。

因为他现在自立为张楚王,国号为张楚,又封吴广为假王。假王是代理王的意思,而张楚这个国号意思为张大楚国,本质上他还是认同自己是楚人,并没有要率领楚国加入大秦的打算。这么一说,姜一一就很失望地长吁短叹了:“唉,我还以为他打算带着楚国直接并入大秦呢,结果没想到还是要自己称王称霸。”

【这就免不了说起古代人民起义的局限性了,陈胜吴广确实有鸿鹄之志,之后刘邦、朱元璋,哪怕洪秀全,不都是最后要自己称王吗?难道还要把自己的成果拱手让人?】

【虽说有局限性,但是这一下一石二鸟!

一来楚国陷入内战混乱,二来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农民起义,这个影响还用多说吗。】

不仅是楚王震惊,就连秦国的贵族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些他们视同草芥的百姓,竞然也是可以反了天的!

尤其陈胜吴广起义之初,手下只有不到千人,可是很快起义浪潮便席卷了数个城池,加入的百姓和底层官吏越来越多,有组织、有纪律,竞然有不可控之势。

陈胜吴广何人?

不过是贫农出身,连田都没有,靠给别人种地为生的人,居然还可以自立为王,而且能一呼百应?

这也让所有的王侯将相看到了百姓自身的力量也如洪水猛兽一般,席卷而来时是如此的可怕。

嬴政看到楚国的战报,很快陷入默然沉思之中。夏商周的成立和消亡都是贵族之间的征伐,虽说时不时也有百姓想要起义,但总是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只是癣疥之疾,并不会成大患。然而这如水般的民众若是全都爆发起来,那再高的堤坝、再坚固的城墙也会瞬间被淹没摧毁。

“千万的百姓是世上阶层人数最多的人,他们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君王,也可以摧毁一个对他们不好的暴虐君主。

亦如如今的楚王。”

当孔梦在朝堂上说出这样的话时,朝堂当中的一众大臣和嬴政一起陷入了沉默之中,尤其是法家的众人,更是不得不反思他们的商君之术究竟能实行到哪一步。

“陛下,如今有楚国的前车之鉴,我提议将我大秦一直使用的黔首’一词改为′百姓。”

【?不就是一个用语吗?改不改的有啥关系?文字词汇自然而然就会发展改变的呀。】

【这可不一样啊,黔首和百姓代表的观念完全不同。百姓就是指民,但是黔首是商鞅法家特有的词汇。

黔首的本意是黑头。指民众劳作时用黑布裹在头上,其实是将百姓视为劳作产出的工具。

弱民愚民等政策,就是让这些黔首永远在地里耕作,永远没有上升的空间,作为被统治的对象,一辈子如牛马一般进行产出。但是换成百姓,背后代表的是统治观念的核心变化,从法家向儒家核心观念的转变啊。】

然而此时有些法家的臣子,依旧觉得在法家之术的统治之下,可以将民众当成可以驱使的工具和牛马。

只要加强法律,让民众监督举报,就可以确保陈胜吴广的事情不在大秦的士地上发生。

“楚国会发生这种事,还是由于楚国的法律太过疏漏,地方官吏也懈怠,这种事又怎可能在我大秦的国土上发生?”冯劫一脸骄傲地拍着自家大秦帝国的马屁,却不知这马屁正拍在马蹄上。嬴政闭了闭眼,想到他自己曾经看到的一切,最终还是必须承认,法家的思想已经不适合继续统治一个偌大的帝国了。于是在秦王政加冠礼之后不久,大秦的文字和法律中就彻底废除了“黔首”的说法,改之为“民”。

这正是陈胜吴广起义带来的,更深意义上的转变。天生为贵族甚至为帝王,都要有所畏惧,除了畏惧那不存在的神明老天,还要畏惧百姓,要畏惧人民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正如此时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竞然在短短几月时间内就已经占领了楚国的半壁江山。

此时秦国中枢之人,简直比楚人自己还要关注楚国的战争态势。“不对呀,项羽哪去了?

他那么能打,能让陈胜吴广给压住了?”

轩辕晴问出来的时候,正搬了一个懒人躺椅,就躺在赢政陛下办公桌前面,翘着二郎腿喝奶茶,吸的时候还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嬴政看一眼后忍无可忍,但还是叹了口气忍了下来,随后才说道:“他消极怠工,不听楚王号令。”

【也是,项羽又不是泥捏的,也不是多忠心的忠臣,楚王自己搞得天怒人怨,他难道还会听令吗?】

一方面要和自己的楚国民众对上,他项羽估计也占不到大义;另一方面,也可以坐山观虎斗积蓄自身力量。

毕竟项羽也是曾经杀了楚王、自立为王的人。“那父皇大大,你觉得这事情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啊?”嬴政陛下却霸气的表示,不管楚国内战如何发展,最大的操盘手,必须得是他大秦。

现在楚国境内打得一团火热,秦国的将领倒是更加跃跃欲试,撸起袖子就想干,每天都在朝堂上,恨不能请缨一百遍。好机会啊!陛下,我们快出兵干死他们!

然而奈何,却碰到了大学生们这样一群拖延症,天天拉着始皇就劝“不急,不急,再等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