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宇的事件在京都掀起的波澜,正在一点点平息。
媒体的头条换了新的内容。
人们的谈资有了新的方向。
萧家庄园。
清晨。
苏婉坐在餐厅的椅子上。
她的面前放着一杯牛奶,一份三明治。
她的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她滑动着屏幕,浏览着新闻。
萧长风从厨房走出来,端着一盘切好的水果。
他把盘子放在桌上。
他拉开椅子,坐在苏婉对面。
“今天天气不错。”
萧长风说。
“嗯。”
苏婉回应了一声,视线没有离开屏幕。
萧长风拿起一片苹果,放进嘴里。
他看着苏婉。
“还在看基金会的事情?”
他问。
“对,后续的收尾工作很多。”
苏婉说。
“林天宇留下的烂摊子,需要我们一个个去解决。”
“那些被他煽动的合作方,需要安抚。”
“被他破坏的声誉,需要时间去修复。”
萧长风点了点头。
“不急,慢慢来。”
“这次的事情,也算是一次考验。”
“让所有人都看清楚了,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苏婉的手指在屏幕上停住了。
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萧长风注意到了她的变化。
“怎么了?”
他问。
苏婉没有立刻回答。
她把平板电脑的屏幕放大。
她又读了一遍屏幕上的文字。
她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你看这个。”
苏婉把平板电脑转向萧长风。
屏幕上是一篇文章的标题。
《关于京都西郊文化遗址历史断代的几点商榷》。
作者的名字,是王景明。
萧长风看着那个名字。
“王景明?”
“是那个考古界的泰斗?”
“是的。”
苏婉的声音里,有了一丝凝重。
“就是他。”
“龙国考古学会的名誉会长,终身教授。”
“他在这个领域,就是权威。”
萧长风拿过平板电脑。
他开始阅读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措辞很专业,充满了学术术语。
但核心的意思,却非常清晰。
王景明在文章里提出,根据他最新的研究。
他认为苏婉基金会正在保护的那片区域。
其历史价值,被严重高估了。
文章列举了三条主要的论据。
第一,地层样本分析,与现有的历史记载不符。
第二,出土碎片的碳十西测定,存在年代偏差。
第三,他认为那片区域,根本不是什么古文明的遗址。
而可能只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
文章的最后,王景明提出了他的建议。
他认为,对于这种价值不高的“文化遗产”。
最好的保护方式,不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原地封存。
而是进行“保护性商业开发”。
这样,既能保留一部分历史印记。
又能实现土地的经济价值。
萧长风看完了整篇文章。
他把平板电脑放在桌上。
“这”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这是什么意思?”
“全盘否定了你们之前所有的工作。
苏婉端起牛奶,喝了一口。
牛奶己经凉了。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但他的这篇文章,分量很重。”
“他不是林天宇那种商人。”
“他手里的武器,是学术,是权威。”
“这种攻击,比商业上的打压,更麻烦。”
苏婉的话音刚落,她的手机响了起来。
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
是基金会的助理。
苏婉接通了电话。
“喂,小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
“苏董,您看到王景明教授的文章了吗?”
“看到了。”
苏婉说。
“现在情况很不好。”
助理的声音有些颤抖。
“文章刚发出来不到一个小时。”
“我们基金会的电话,己经被打爆了。”
“全是各大媒体的记者。”
“他们都在问,我们对王教授的质疑,有什么回应。”
“还有几家之前说好要给我们捐款的企业,刚刚打电话过来。”
“他们说,要重新评估项目的价值。”
“捐款的事情,要暂时搁置。”
苏婉闭上了眼睛。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我知道了。”
她说。
“你先稳住大家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