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一更
屋内还亮着灯,但春枝还是先问了门外伺候的丫头,“东家睡了吗?”同苏父谈过话之后,春枝便匆匆来到明月所在的屋子。“没呢,"丫头说,“刚才东家还交代,等您过来,直接进去就好。”春枝松了口气,眼里泛起一丝暖意:我们还是这样有默契。“来了?“春枝敲门进屋时,明月正在书房里埋头写着什么,只是看起来颇为苦恼的样子,时不时抓抓腮帮子,搔搔额头,迟迟未能落笔。此刻见她进来,干脆把笔放下,指指旁边的座位,“坐吧,喝茶不喝?”“不喝了,"春枝道,“没打扰你吧?”
“正没头绪呢,不要紧。"明月向后伸了个懒腰。“刚才我问过了,奈何他就跟河蚌成精似的,死活不张嘴。“春枝无奈地说。“不说算了,谁还没点儿乱七八糟的家务事呢,只要以后不再犯,不耽搁正事就行了。"明月摆摆手。
别说只是东家,哪怕亲爹亲娘,子女也未必真的毫无保留。况且她日日忙得厉害,有那个刨根究底的闲工夫,还不如偷个懒,看看俊男!
“我也这样想,舌头还有碰牙齿的时候呢,何况是人?“春枝笑着看桌上空白一片的纸,“你呢,就为了这事儿还不睡?”明月也笑了,“你也打趣我。”
她索性站起身来,望着窗外月色下的一缸莲花苦恼道:“我在想给童公子的回礼。”
童琪英出身名门,含着金汤匙长大,什么都不缺,迄今为止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爱好,她一时间还真有些无从下手。“那他平时喜欢做什么呢?"春枝问。
“喜欢琴棋书画,喜欢诗词歌赋,喜欢文会,喜欢游湖,喜欢一切费银子的事物。"明月说着说着便笑起来。
这是一位纯粹的富贵、书香窝里泡出来的公子哥儿,表面上温柔体贴,彬彬有礼,但骨子里极其高傲,对接触到的一切都很挑剔。虽然两人经常在孤山食肆碰面,但自始至终,童琪英都没碰过店里的点心,连喝的茶和泡茶的器具都是自带的,只借了地方接泉水冲泡而已。她现在也有钱了,名贵东西不是送不起,但一来不懂行,二来呢,对方毕竞只给了两盒点心,无论点心背后意味着什么,明面上就是两盒点心。除非接下来还有求于人,否则她必须回以较点心稍贵之物,绝不可超过太多,不然讲究礼数的童琪英肯定不会收。
“确实有些难。"春枝跟着犯愁,两人一起陷入沉默。最难的就是这种什么都不缺的。
春枝苦思半日,毫无头绪,“赶明儿不是要去见薛掌柜,不如问问她。”“也好。”
万麟馆的买卖若能谈成,就需要明月、薛掌柜和徐掌柜三方通力协作,所以她约了薛掌柜和徐掌柜在城里谈事情,顺便去取真正的样衣。私底下给宁管事家里的样衣主要是为了堵嘴,见不得光,真正的竞争依旧要放到明面上走过场,所以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样衣和布料,以供各方查验。明月瞄准的是冬日棉服和斗篷的两件套,外加棉靴,利润稍高,做起来亦繁琐,给宁管事家里的样衣做完后,裁缝们就立刻马不停蹄地开始裁制。算算日子,至少应该有一套了。
“杭州冬天不算太冷,这种夹的配一件细羊毛斗篷足够。"薛掌柜摆弄着新得的样衣给明月和徐掌柜看,“万麟馆在城外山上,偶有风,但风既不大也不硬,斗篷无需风帽,只用同样的料子做一条厚头巾即可。”明月点点头,退后两步看挂着的那件白底蓝掐牙襦衫,微微蹙眉。裁剪、针脚无可挑剔,可怎么看怎么寡淡。“似乎有些过于普通,“徐掌柜斟酌着说,“这样的衣裳,咱们做得,旁人也做得。”
“斗篷里面照明月的意思做了雕版拓印,"薛掌柜掀开斗篷,给徐掌柜看里子,“瞧,大红色,冬日最鲜亮不过的。”细羊毛面料抖开波浪,亮出内中一片红,正是本朝篆刻大师亲自为万麟馆刻的印章图案。
“还不够,"明月蹙眉,“斗篷既为保暖,对外翻开的时候必然不多,还不够显眼。”
她绕着那件澜衫转了两圈,轻轻摸了摸领口和袖口的掐牙,“澜衫样式定死了的,且不带袖头,可做的文章不多,还是要从面料上入手。”“可是咱们家已经够实惠了,"徐掌柜迟疑道,“若换成带花色的料子,本钱上涨,未必有优势。”
“咱们能压价,别人也能,"明月吐了口气,笑着安慰道,“放心,亏多少,我担着。”
这笔买卖就算赚钱,顶了天也不过三五百两,值什么?若书院和衙门够厚道,愿意加一点自然好;若不能,赔钱赚吆喝,为日后铺路,也比直接登门打点划算多了。
“用墨韵吧,"明月一锤定音,“胚布用普通丝,如此一来,就不用别的底纹了,亏了算我的。”
只要万麟馆的人穿了,墨韵就不愁卖,还能顺带着涨涨买卖呢!薛掌柜和徐掌柜对视一眼,都笑了,“听你说的什么话,显得我们多么不识大体似的。”
“就是,又不是兜儿里没银子,怕什么!”都是为了以后,岂有风险一人担,利润三家分的道理?况且要紧的关口都是明月自己一点点啃下来的,她们两家不过跟着捡漏罢了,本就占了大便宜。
尤其是徐掌柜,若非明月这几年提携,两口子还窝在村子里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