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一更
最终,明月和薛掌柜拿下了今年万麟馆的冬装买卖。报价没有公开,但苏馆长给出的理由非常直白:“质优价廉。”尤其看到增加的袖袋和多孔腰带、配套的小型随身文房四宝荷包之后,众人便没了动静。
还真舍得下血本!
私底下宁管事也告诉几个相熟的,其实价钱倒是其次,反正是朝廷的银子,关键在于苏馆长看破了众人轮番上阵的小伎俩,有心引入新人,打翻以往几家瓜分的格局,重新进行利益分派。
那几人听了,虽恼火,却也无可奈何。
唯独有家同宁管事要好的,很不甘心,悄悄和宁管事商议,“若届时她们交不出货………
只要办砸一回就够了,日后莫说衙门的差事,就连各处书院也不会再对她们敞开大门!
宁管事听得眼皮子直跳,黑着脸喝道:“疯了不成?杭州城没了王法还是别人都是聋子、哑巴?真以为只是两个女人?”谁都知道给书院做衣裳不挣钱,为甚么都挤破头似的想来?因为大家都不傻!
到了最后那一步,比拼的已经不是本钱高低了,而是人脉、靠山!这个道理你不懂还是我不懂?
转运司的卞慈是好惹的么?出了名的心黑手狠,你自己作死不要紧,别把血溅到我身上!
那厮被宁管事骂了个狗血淋头,犹如迎头挨了几个闷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终究不敢出声辩驳。
这招他用过不止一次,屡屡得手,以前也没见宁管事怎么着,这会儿却又急又怕,看来那两个娘儿们大约是真有靠山。可恶!
尘埃落定后,明月第一时间找到卞慈,先表达谢意,又说想请苏馆长出来吃顿便饭。
宁管事就算了,别以为她没看到直到最后一刻,那厮还在朝某些人使眼色呢。
卞慈明白她的意思,想了想,笑着摇头,“怕有些难。”事情才办成就要宴饮,想来苏馆长也能猜到明月的用意,只怕不会答应。这倒是。
一计不成,再起一计,明月笑道:“可忘年交喊他出门吃酒,总该没理由拒绝了吧?”
公事私办不可取,但一个他很欣赏的忘年交晚辈请他吃顿私人便饭,总不好不去吧?
而明月作为那位忘年交晚辈的心上人,一起见个面,并无不妥。只要三个人凑到一处,接下来的就好办了。作为合伙人,最好薛掌柜也能见一见,但不能直接进去,显得太过功利,太过刻意。不如等酒足饭饱要走的时候,薛掌柜以酒楼东家的身份出来送一送,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卞慈一怔,笑了。
真是个狡猾的姑娘。
八月初三傍晚,汇芸楼,苏馆长前来赴宴。汇芸楼,明月和薛掌柜合办的酒楼,取“芸芸众生皆汇于此"之意,苏馆长抬头一看就明白了,笑道:“虽有些俗,然直白易懂,可谓大俗即大雅。”稍后在阁儿里瞧见笑吟吟的明月,苏馆长半点也不意外。这个当口卞慈力邀自己出门,不用脑袋想也知道是为了什么。老头儿心情也不错,眼神中带着几分揶揄地往他们身上一扫,“私下里常聚?″
明月…”
老爷子还挺活泛。
卞慈亲自引着苏老爷子入座,笑道:“怎老酒量忒差,还没吃呢,竟就醉了。”
姑娘家面皮儿薄,如今八字没一撇,怎好放在明面上讲。苏老爷子拿手指头虚虚点他,一副“你小子莫弄鬼,我什么都懂”的样子。席间不谈公事,三人只是对着远处的西湖吃喝。湖面上游船不少,依稀有丝竹声掠水而来,衬着远处的湖光山色,别有一番风情。
他们都算见多识广的,便将各自日常所见的轶闻趣事说些来,吃吃喝喝,十分惬意。
苏老爷子酒量确实很差,几杯微带酒香的果子露下肚就染了三分醉意,卞慈便不许他喝了。
苏老爷子斜眼瞅他,突然转头看明月,“酒菜吃毕,怎不见点心?”明月忙叫上点心,结果老头儿扫了一圈,挑着眉毛问:“怎不见那日的酥皮白豆沙?莲花酥之流?”
卞慈…”
好么,在这儿等着我呢!
明月有点头疼,您老一把年纪了,在这儿捣什么乱!眼见卞慈一张俊脸拉得老长,苏老爷子嘿嘿对明月笑道:“你还年轻,年轻人嘛,正该多交朋友,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明月…”
说归说,闹归闹,老头儿说得挺有道理。
卞慈脑门儿上青筋直冒,“您醉了!”
老头儿心满意足地闭了嘴。
你小子,平时装得少年老成,如今怎么样了呢?三更的梆子敲过,苏老爷子吃尽最后一杯茶,“罢了,天色已晚,我也该回去了。”
明月和卞慈便要起身相送。
苏老爷子看着他们默契的动作,点点头。
很养眼嘛。
他自然明白两个年轻人请自己出来作甚,也不想吊胃口,便对明月道:“荐书呢,我可以写,但终究成与不成,还得看你自己。”要做成与本地官府的买卖,需得知府亲自点头才行,可他对新任知府黄文本并不了解,之前更无甚私交,对方究竟会不会给面子,还真不好说。明月忙道:“您肯赏脸我就感激不尽了,怎敢奢望更多?”若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