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神的模仿犯> 第113章 问题的类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问题的类别(1 / 2)

敲门之后,李仁淑进入总裁办公室。

“苏婶,我来说一下上一轮游戏的情况。

“虽然我们完成了市场调研,赚到了3万分钟签证时间,但考虑到目前公司收入的缩减,我们还是得进行裁员。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验证游戏机制:我们得看看裁员之后,员工汇报数据的频率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李仁淑可以很清楚地猜到苏秀岑在想什么:她对于任何形式的裁员都比较抗拒。

所以,李仁淑快速地解释完之后又补了一句:“苏婶,这些员工都是虚拟的,只是游戏数据而已。”苏秀岑沉默着,把自己胸口的工牌翻了过来:“可是这上面写的很清楚。我们在扮演。”

李仁淑点了点头:“没错啊,我们只是在扮演,不是真的成为了总裁和高管,更不是真的裁员导致这些员工无法养家糊口。”

苏秀岑明显着急起来:“不对,不对,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是扮演,那就要认真地扮演角色。

“现在外面是经济寒冬,你把这些员工裁掉,他们很难再找到工作。

“我们现在还没到破产的时候,账上还有钱,我还能签那个协议书,还能额外拿到不少资金,足够坚持很长时间。

“为什么要这么早就急着裁人呢?

“我不同意这个方案。

“我可以接受这些人一起降薪,大家都降一点,但不能有人失去工作。”

苏秀岑的态度很坚决。

李仁淑突然意识到,这句话似乎从正反两方面理解都有道理,这取决于阅读者原本的立场和价值观,很难分出准确的对错。

她低着头考虑片刻,最终妥协:“好吧,那我们重新出一份降薪的方案。

“但是……苏婶你也要明白,降薪也不是无限制降的,按照游戏机制,我们最多在这些员工原有的工资基础上降30%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全员降30%,还是没办法维持公司资金链的健康,那我们还是得裁员。”苏秀岑态度很坚决:“如果降薪之后还是不够,我就去签协议。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裁员。”李仁淑有些无奈地站起身:“好吧。”

时间不多了,她快步离开总裁办公室,和许彤一起前往外场。

付晨盯着电脑屏幕,尽可能记忆每一条弹窗的信息。

由于裁员的决定没能得到总裁的认可,所以这个月的员工数没有变化,只是无差别地全员降薪10%,进行初步的试探。

这个降薪的方案,得到了苏秀岑的认可和批准。

【第17有限责任公司】

【3月公司账户余额:9万分钟签证时间】

【4月预估收入:7万分钟签证时间】

【4月预估员工薪酬支出:72000分钟签证时间】

毕竞现在是经济寒冬,只要不丢掉工作,降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难以接受的事情。付晨要注意一下,降薪之后,虚拟员工们提供数据的概率会不会相应地降低。

如果降低了,比如原本是每回合产出3~4条,而现在降到了2~3条,那么就得慎重考虑降薪节省的这点钱到底划不划算。

终于,外面传来开门和刷工牌过闸机的声音,这意味着李仁淑和许彤回来了。

付晨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刚刚看过的三条数据,强化了一下记忆,然后起身出去迎接。

“我记了三条数据,相较于之前,还看不太出来到底有没有明显的概率变化。

“你们那边怎么样?”

李仁淑叹了口气:“失败了。不过好在我们采用了比较稳妥的方案,没有追加投资,所以也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倒是对方追加了一万,也就是额外又多赚了一万。”

付晨愣了一下:“不是说社会学领域吗?问的什么问题?”

李仁淑简单回忆了一下:“问的是一座300万人口的城市中,每天通过手机点外卖的上班族人数可能会是多少。”

付晨愣住了:“这也算社会学问题吗?”

李仁淑沉默片刻:“嗯……严格来说,算。因为这个问题里其实也包含了城市人口结构、消费行为、数字经济之类的内涵,这些也算是社会学范畴。”

付晨有些不太认可:“但我觉得这个问题,跟之前的问题,好像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李仁淑点头:“没有本质区别就对了,因为不管选什么领域,这游戏的玩法都是通过逻辑拆解和量级估算,来确定一个自己不知道的数据。

“这四个领域虽然看起来侧重点不同,但也都是在这一套游戏规则之下的。

“目前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四类问题的区别:

“科学类问题,可能会有比较基础的科学知识和稍大一些的计算量;

“社会类问题,可能跟社会经济活动直接相关;

“文艺类问题,主要侧重于文艺娱乐产业;

“民生类问题,和社会类问题的主要区别在于,更贴近微观的日常生活,可以用常识来更好地确定答案付晨很费解:“那对方又是怎么估算的?像这种社会学问题,也不像是对方的那三个玩家能估算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