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财不露白(1 / 2)

日头已渐渐升高,街角的阳光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陆从文依旧守着那个小小的摊子,像一尊沉默的雕像。

他黝黑的脸庞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身上的粗布短衫也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担子里的布匹和腊肉,似乎一匹都未卖出。

看到陆明渊回来,他那双布满愁绪的眼睛里才亮起一丝光彩。

连忙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挤出一个笑容。

“渊儿,回来了?可逛好了?渴不渴,爹给你买碗茶去。”

他说着,便要去摸怀里那几个视若珍宝的铜板。

“爹,我不渴。”

陆明渊摇了摇头,走到父亲面前,将怀里剩下的那只布包取了出来,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

陆从文疑惑地接过来,入手便是一沉,他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打开。

布包展开,三块大小不一的碎银,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

“这这”陆从文的手猛地一抖,那银子险些掉在地上。

他像是被烫到了一般,慌忙将布包合上,一把拉住陆明渊,拖到墙角的阴影里,声音都变了调。

“渊儿!你这银子是哪儿来的?”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惊恐与不安。

“你你莫不是做了什么傻事?”

在他质朴的观念里,一个十岁的孩子,绝无可能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凭正当手段赚到三两银子。

这笔钱,足以让他们这样的家庭攒上半年。

看着父亲那张写满惊惶的脸,陆明渊心中微微一酸。

他知道,这是常年被贫穷压弯了腰的人,最本能的反应。

他没有急着解释,只是伸出自己那双还算白净的手,轻轻握住了父亲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大手,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爹,你放心。”

“这钱,是我用笔杆子,堂堂正正赚回来的。”

陆从文紧紧攥着儿子的手腕。

目光死死地盯着陆明渊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企图从中寻找到一丝心虚与闪躲。

然而没有。

那双眼睛里只有平静,一种与他十岁年纪绝不相符的、仿佛看透了世事沧桑的平静。

陆从文的心,被这平静刺得微微一痛,攥着儿子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松了几分。

他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陆明渊另一只手上提着的油纸包上。

那包裹不大,却透着一股文墨特有的清香。

“那那你手上这是?”

“笔墨纸砚。”陆明渊将东西递了过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儿子要读书,要科举,买了些笔墨纸砚。”

陆从文下意识地接过,油纸包入手,分量不轻。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叠色泽温润的竹青麻纸。

旁边是一支笔杆光滑、毫锋锐利的狼毫笔,还有两方墨锭,质地细腻,隐有幽光。

最底下,是一方小巧却古朴的端砚。

这些东西,他虽不识货,却也看得出,绝非寻常学子所能用得起。

尤其是那方端砚,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他猛地抬起头,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就就这些东西得花多少钱?”

“二两银子。”

陆明渊答得坦然。

二两银子!

他猛然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一把抓住陆明渊的肩膀。

“是不是你娘是不是你娘又把她的嫁妆拿去当了?”

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妻子王氏出身大户,当年是带着丰厚的嫁妆嫁过来的。

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为了渊儿能识文断字,那些金银首饰、绫罗绸缎,一件件地从箱底消失,换成了柴米油盐和笔墨纸砚。

如今,那只陪嫁的樟木箱,恐怕早已空空如也。

看着父亲眼中那混杂着愧疚、心疼与无力的复杂神色,陆明渊心中一暖,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娘。爹,你忘了,儿子会写字,也会讲故事。”

他将怀里剩下的三两碎银再次塞到父亲手里:“我写了些话本,就是街上说书人讲的那种故事。”

“城里翰墨轩的林掌柜觉得不错,便给了五两银子作定金,买断了前三万字。”

“这二两银子,是我买笔墨纸砚花掉的,剩下这三两,我们正好买些盐巴和肉食回去,给娘和阿泽补补身子。”

话本?

五两银子?

陆从文彻底愣住了,他那被生活磨砺得有些迟钝的脑子,一时间竟有些转不过弯来。

他呆呆地看着自己儿子,这……这怎么可能?

然而,一种荒诞的念头,却又在他心底疯狂滋生,让他觉得这一切似乎又无比合理。

是啊,自己的儿子,本就不是寻常孩子!

渊儿有过目不忘之能,一本《孟子》,旁人要学一年半载,自己的儿子一天就能背下来!

这是何等的天资!

这分明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