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一起去。”
父子二人并肩走出福来客栈。
很快,四宝斋那块古朴的牌匾便出现在眼前。
陆明渊带着父亲,迈步走了进去。
四宝斋内,一股陈年书墨与新制徽墨混合的雅致香气扑面而来。
掌柜的姓张,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此刻正用一块鹿皮细细擦拭着一方端砚。
听见脚步声,他头也未抬,习惯性地说道:“客官随便看,小店的笔墨纸砚,江陵县里数第一。”
“张老板。”
听到熟悉的声音,张掌柜猛地抬起头,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被浓厚的惊喜所取代。
他将端砚与鹿皮小心翼翼地放在案上,三步并作两步地从柜台后绕了出来。
“哎呀!是陆小案首!您可算来了!”
他对着陆明渊拱了拱手,又连忙转向一旁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陆从文,更是恭敬地躬了躬身。
“想必这位便是陆老先生了,失敬失敬!小案首人中龙凤,老先生教子有方,佩服,佩服!”
陆从文一张脸涨得通红,嘴唇翕动了几下,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老板客气了。”
“不客气,不客气!”
张掌柜摆着手,目光重新落回陆明渊身上,眼神里满是热切。
“小案首交代的事,小人怎敢怠慢?早就给您物色好了一处宅子,地段、屋况都是上上之选,就等您来掌眼了!”
说罢,他朝里间伙计高声吩咐了一句“看好铺子”,便亲自取了钥匙,引着父子二人出了门。
“小案首,您这边请。”
张掌柜边走边介绍,语气里透着一股自得。
“这便是城东的东南街”
“住在这里的,多是些殷实商贾,还有几位致仕归乡的老爷。”
“往东走半里路,便是高家府学,往南过两条街,就是林家府学。”
“平日里安静得很,最是适合读书人静心治学。”
他在一扇朱漆木门前停下,门上的铜环擦得锃亮。
随着“吱呀”一声轻响,张掌柜用钥匙打开了门,一股夹杂着淡淡桐油与阳光味道的空气迎面而来。
“二位请进。”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干净齐整的院落。
青石板铺地,缝隙里不见一丝杂草。
院子不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角落里还种着一架葡萄,藤蔓已经爬上了棚架,透着勃勃生机。
这是一座标准的一进院落,正对院门的是三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加起来便是四间屋子。
这足够陆家三口人居住,甚至还能留出一间做书房。
张掌柜引着他们一间间看过去,厨房、茅厕一应俱全。
屋内的桌椅床柜等基础家具也都齐备,虽非名贵木料,却也坚固实用,看得出是新近置办的。
陆明渊在院中站定,环视一周。
阳光透过葡萄藤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转头看向父亲。
陆从文一直跟在后面,默默地看着,用他那双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手,小心翼翼地抚过桌角,摸过窗棂。
他的眼神里有惊叹,有满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这宅子太好了,好到让他觉得不真实。
见儿子望向自己,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好很好。”
得到了父亲的肯定,陆明渊转向张掌柜,平静地问道:“张老板,这处宅子,开个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