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幸灾乐祸,或惋惜叹息的目光。
走出林家府学为他们准备的歇脚处,陆明渊没有理会那些纷扰,径直返回了福来客栈。
将文房四宝小心翼翼地放好,他取下腰间的钱袋,便独自一人出了客栈,融入了杭州府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府试放榜,还需要三天。
这三天时间,他打算好好游览一番这座名扬天下的人间天堂。
与此同时,杭州府的街道上,来往的行人比往日更多了几分。
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考生们,此刻也纷纷放下了心中沉甸甸的负担,或三五成群,或孑然一身,穿梭在杭州府的大街小巷。
他们大多怀揣着忐忑与憧憬,在等待命运宣判的日子里,用游览与消遣,来冲淡内心的焦躁。
从烟柳画桥,到风荷举,杭州府的美景,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陆明渊眼前徐徐展开。
他漫步西湖边,看波光潋滟,柳色如烟;他穿梭在巷陌深处,听吴侬软语,市井喧嚣。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体验交织,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在陆明渊于杭州的旖旎风光中沉淀心境之时,府试考场的试卷,已经由主考官带着城卫军,送到了位于府衙深处的阅卷室。
阅卷室灯火通明,四名考官端坐其中,桌案上堆满了厚厚的考卷。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纸张的清涩气息,肃穆而凝重。
陈风坐在主位,眉心微蹙。
他已经批阅了十几份试卷,却无一能够让他提起兴致。
大部分考卷都中规中矩,偶有亮眼之处,却也难入他的法眼。
他素来治学严谨,眼界极高,寻常的才学,对他而言已是味同嚼蜡。
他放下手中一份平庸的试卷,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目光扫过其余三位考官。
“诸位,可有发现什么惊喜的试卷?今日这等文章,批阅多了,着实有些让人意兴阑珊啊。”
三位考官闻言,皆是苦笑。
“陈大人,今年考生的水平,似乎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
一位考官放下笔,摇了摇头。
“是啊,都是些老生常谈,翻来覆去,无非是那些陈词滥调。”
另一位考官也附和道。
陈风闻言,眉头的褶皱更深了几分。
他心中所念的,自然是陆明渊那篇惊世策论。
他本想亲自批阅陆明渊的试卷,一睹其风采,但考场规矩,为了公平起见,试卷皆是随机分发,他也无权干涉。
此刻听闻并无特别出彩之处,心中不免有些焦急。
他正欲起身,打算亲自去堆积如山的考卷中翻找一番,哪怕只是看一眼那熟悉的墨迹。
就在此时,一声带着几分惊呼的赞叹,打破了阅卷室的沉闷。
“咿?这个试卷有些意思!”
一位年约五十的考官,原本无精打采的脸上,此刻竟泛起了前所未有的亮光。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双手紧紧地抓着手中那卷尚未完全展开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