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126章 世上最没用的,就是天才的骨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世上最没用的,就是天才的骨气(1 / 2)

陆明渊正在伏案疾书,远在千里之外的京都,波涛汹涌!

……

大乾王朝,京都,东城!

一栋豪华无比的府邸坐落在东城最好的地段!

这便是内阁首辅严嵩的府邸。

此刻,夜已三更,府内深处的一座小楼却依旧灯火通明。

此楼名为“听雨楼”,名字雅致,却是严党真正的中枢所在。

能在此楼中彻夜不眠的,除了首辅大人严嵩,便只有他的儿子,工部左侍郎,被朝野私下称为“小阁老”的严世蕃。

楼内,上好的龙涎香青烟袅袅,将奢华的陈设笼罩在一片迷离的香雾之中。

一个略显肥胖的中年男子,正有些慵懒地斜倚在一张铺着白虎皮的太师椅上。

他身着一袭松垮的锦袍,面色白皙,保养得极好。

只是那双本该因肥胖而显得眯缝的眼睛,此刻却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便是严世蕃。

也是大乾官场人尽皆知的小阁老!

他的面前,一张紫檀木长案上,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来自全国各省的乡试捷报与前三甲的试卷。

这些代表着大乾未来官场的卷宗,此刻却像是集市上待价而沽的货物,被他随意地翻阅着。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带着几分说不出的失望与倦怠,从严世蕃的口中吐出。

他将手中一份卷宗随手扔在案上,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

“今年的秋闱,当真是乏善可陈。满纸地之乎者也,陈词滥调,看着便让人犯困。”

他端起手边的参茶,呷了一口,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偌大一个大乾,十三省的举人,竟只挑出这么两个还算有些灵性、值得栽培的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他口中的“灵性”,自然不是指文章的锦绣,而是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懂得变通、可以为己所用的“慧根”。

站在他身侧的,是一个面容精悍、眼神沉静的中年人,名叫罗文龙。

听到小阁老的抱怨,罗文龙并未立刻接话,只是躬着身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耐心等待着他将牢骚发完。

直到严世蕃将茶盏重重放下,罗文龙才不疾不徐地从袖中取出另一份独立的卷宗,双手奉上,轻声道。

“小阁老息怒。今年的秋闱,或许并非全是庸才,只是有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并未在这批寻常的卷宗之内。”

“哦?”

严世蕃眼皮抬了抬,来了些许兴趣。

“说来听听。”

“此人,小阁老或许也有耳闻。”

罗文龙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

“浙江省江陵县,陆明渊。”

“陆明渊……”

严世蕃咀嚼着这个名字,脑海中那张巨大的信息之网瞬间开始检索。

片刻之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就是那个写出《漕海之争》策论,被陛下破格封为男爵的十岁小儿?”

“阁老英明,正是此人。”

“此子,今年亦参加了浙江乡试。”

“县试、府试、院试,三试皆为案首。”

“三试魁首?”

严世蕃终于坐直了身子,那份慵懒一扫而空。

“把他的卷子拿来我看看。”

罗文龙立刻将那份卷宗呈上。

严世蕃接过,展开细看。

与那些四平八稳、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文章不同,陆明渊的试卷,字迹虽还带着一丝稚嫩的锋锐,但其文风却老辣得可怕。

“妖孽……当真是个妖孽!”

许久,严世蕃才缓缓合上试卷,口中喃喃自语。

“这等人才,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将来必成心腹大患。清流那帮人,怕是也早就盯上他了吧?”

罗文龙躬身道。

“阁老所言极是。清流那边,确实已经有所动作。不过……他们怕是要失望了。”

“怎么说?”

罗文龙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因为此子,如今已经拜了一位老师。而这位老师,既不是清流一脉,也不是我们的人。”

严世蕃的兴趣被彻底吊了起来,他身体前倾,追问道:“谁?”

“江苏巡抚,林瀚文。”

“林瀚文!”

当这三个字从罗文龙口中吐出时,严世蕃的瞳孔骤然一缩。

随即,一种狂喜的光芒从他眼底深处迸发出来,瞬间照亮了他那张肥胖的脸。

他笑了,笑得极为畅快,甚至拍着大腿,连声叫好。

“好!好!好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林瀚文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此人乃是前朝重臣的关门弟子,又是当年科举的榜眼,才干卓绝,心性更是坚韧无比。

他为官二十余载,清廉自守,政绩斐然,圣眷正隆。

最关键的是,他是个孤臣,不拉帮,不结派。

像一根钉子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