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73章 迁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迁徙(1 / 2)

随着大批移民的抵达,红岩城变得愈发热闹。

眼看人口增多,陆云也不得不再回了一趟红岩城,亲自坐镇处理。

按照老惯例,他先在四千移民之中,进行了一番挑选。

最后收得深黑命格80人,悉数编为了乡兵。

陆云麾下乡兵数量,正式达到255人之数。

除了深黑命格之外,他又挑了两千灰黑命格,编为红岩城的乡勇。

如此,红岩城有了这两千余的乡兵、乡勇,便足以镇压此地了。

不过这些兵马都只是刚刚组建,想要发挥作用,最少也还需要半年训练。

所以在这些兵马成型之前,陆云还需要派遣老部队来这里驻守。

此事他已经在着手解决了。

如今到了深秋,各地农忙结束,接下来将有长达四个月的空闲时间。

这个时间,自然要利用起来。

于是陆云之前规划的村庄移民计划,便正式在十月初启动。

居风县内,除了四座小镇,一个县城,一个港口之外,底下所有村庄之民,都要迁徙至红岩城。现在距离最近的河谷镇附属的十座小山村,那些山村内的两千山民,已经作为第一批迁移者,抵达了红岩河谷。

不过这些山民,陆云并不准备安置在河谷之内。

他们只是在此暂时歇脚,很快就要继续出发,前往此前被陆云废弃的四个蛮夷山寨。

小小一个红岩河谷,哪怕全部开发出来,也只有三万余亩田地。

按照清户、分田二令,以一人五亩田的标准,此地也只能安置六七千人罢了。

可如今河谷之内。

便有蛮夷三千四百余人、移民四千人、另有囚徒七千余。

接下来还要到来一万居风县移民。

这整整两万五千多人,红岩河谷根本容纳不了。

想要安置这么多人,便只能向外扩张了。

原先废弃的四个山寨,陆云准备全都利用起来。

那四个山寨所处的位置,其实也算不错。

虽然比不得红岩河谷这般广大,但也都是一些肥沃的小型河谷。

开辟出来,少则能得七八千亩田地,多则万余亩,加起来应该有个五万亩左右的田地,能够安置一万人这些山寨的开垦,陆云已经分别派了一千囚徒前去,让乡勇监督着做些先期的开发。

前期最为险恶的活计,都由这些囚徒去做。

七千多囚徒,就算全都死干净了,陆云也不会心疼。

那些山民都习惯了在大山中生活,大山内部虽然险恶,可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那么致命。

现在又有囚徒做最危险的活,那安全性就更高了。

所以先将他们安置在四个山寨,成为当地的第一批居民。

等后续四地开垦出来,后续移民陆续抵达,四座小镇也就形成了。

如此一城四镇,八万余亩田,刚好能够安置人数在一万六七千的蛮夷与移民。

等这些人在此地安家,红岩城的根基也就稳固了。

矿山。

经过数月建设,山顶一座高有三丈、占地百余亩的宏伟堡垒,已然矗立。

“县尊,按照您先前的要求,优先建设红山堡。这几月来,下官发动数千人,连日不停,终于是将此堡垒修好了。”

李通在前面带路,一边引着陆云登上堡垒的城楼,一边介绍。

矿山本就位于高点,能够俯瞰周围地势。

此时登上城楼,向附近眺望,红岩谷和旁边东江的一切,尽皆映入眼帘。

河水滔滔而过,曲折蜿蜒,没入群山。

山下红河谷内,上万人挥洒汗水,辛劳地开垦着荒芜的河谷。

一条条沟渠在迅速蔓延,将一片片平原开垦成良田。

原本红岩寨的外围,一个更大的地基正在挖掘夯实,为后续建立一座县城做着准备。

此地虽然荒芜,却也在孕育着新生。

只需再过数月,一片山间乐土,就将出现。

“不错,你做的很好。”

将视线收回,陆云看向旁边苍老了许多的李通,出声夸赞:“若无李主簿,红岩城绝无今日兴盛。你的功劳,本官记在心里。”

李通闻言,面色兴奋:“为县尊做事,不辛苦。”

陆云微微点头,没有多说。

看完了红山堡的情况,他挥退了众人,来到内部的城主府。

城主府所在区域,正是当初那些蛮夷挖掘的矿山隧道所在。

如今这些隧道,都成了城主府的地下密道,被府中守卫严格看管,不准任何人进出。

顺着密道直下,来到当初施展炼矿术所在区域,看着通道内少了许多的铜银,陆云微微感慨:“这才短短数月,就花去了这么多的钱。”

这几月来,为了购买军械、招揽移民、建设红岩城、训练水师,他可谓花钱如流水。

不过三四月间,二十余万两银子就没了。

为了维持消耗,陆云甚至不得不再一次市场的一次炼矿术,获得了价值27万两银子的矿物。又在红岩城这边,就地开了一个铸币厂,专门用铜铅铸造如今越国官制的景和通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