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的利益,莽应虎立刻改口道:“你等说的是,越人援军厉害,不能力敌,确实应该小心些。不过直接撤军,这太过了。
大王那里,不好交代。
这样,传我军令,先将围困比景、卢容二县的兵马,撤回来,与我西卷府城这边的主力汇合。”“大公英明!”
“幸好有大公在,我等才能轻松识破越军阴谋啊。”
“没错没错,自从开战以来,我等能不断取胜,全赖大公!”
听到莽应虎的决定,蛮军将领们纷纷送上了发自内心的称赞。
就这样,日南府蛮军在众人的一致认可下,做出了聚集兵力的决定。
撤兵会合的命令,迅速传向了比景、卢容二县。
两县的蛮军听闻沃泰惨败的消息后,没有半点犹豫,立刻收拾东西。
只用了短短三四日,便赶到了西卷城下。
不过即便聚集在了一起,莽应虎麾下蛮军的数量,也已经不多。
他们兵分数路,围城月余,多次尝试攻城,虽然没有硬攻,可死伤也是不少。
各支偏军,或多或少地死了百余人。
西卷城蛮军主力,更是战死了五百余人。
所以三支蛮军聚在一起,全部兵马就只有四千出头了。
属于有兵力优势,但优势并不大。
这点人,别说攻不破有上千府兵驻守的西卷城,就算是打陆云驻守的隆安城,也无能为力。莽应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聚兵之后,直接就解除了对西卷城的包围。
但他也没有直接撤走,而是将兵马带往朱吾县,做出了一副似乎要北上攻打隆安城的姿态。不同于手下那些将领,莽应虎通过沃泰手下逃出来的蛮兵,是大致知晓隆安城方向越军的兵力的。并且沃泰之所以惨败的原因,也基本弄清楚了。
完全是那家伙太过自大鲁莽,带着大军赶了半天路,也不让人歇一歇,恢复体力。
反而带人直接冲击越人早已等候已久的军阵,下达了直接进攻的命令。
最后被别人以逸待劳,彻底击破。
说真的,当得知此战详情之后,莽应虎恨不得将那沃泰抓来,把这个葬送自己大军的莽夫大卸八块。可惜,此人早已死了。
此刻想要出气,也寻不到人。
“等我回去,定要将沃泰的部族地盘全都吃了,不然难解我心头之恨。”
莽应虎心里面恨恨想着。
恨归恨,但该面对的现实,还是要面对的。
通过这些日的探查,他已经知道了这支军队的大致来历。
那根本不是什么南征军精锐,就只是居风县的地方县兵而已。
虽然奇怪,一个小小县城,怎么能养得起上千大军?
确定了对方是地方县兵之后,莽应虎原本的忌惮,也就大为缓解了。
于是也就不急着撤退了。
依旧领兵停留在朱吾县境内,不过却也没有攻打此城。
因为在他们离去之后,日南府兵也跟着出城追了过来,尾随在身后十里。
有这支千人规模的府兵盯着,莽应虎根本不敢肆意攻城。
不然攻打城池的时候,被人在后面捅了屁股,那可就好玩了。
但让他领兵撤离日南府,北上转攻隆安城,却又同样不敢。
他们本就仅有四千余人,身后又有日南府的府兵跟着。
在此地没有占领之前,便跨越日南府转去攻打处于九真郡腹地的隆安城。
这与把自己后路完全让给越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到时候日南府的越军即便不继续追过来,也可以断了他们的粮道,把这四千多大军饿死在隆安城下。况且能够歼灭沃泰上千兵马的越军,实力想来也差不到哪去。
他们就算攻打隆安城,多半也落得一个攻打西卷城的下场。
打不下来,平白折损兵马。
于是进又不能进,退又不甘心,莽应虎便与日南府的府兵在朱吾城外,僵持了下来。
隆安县的危机,暂时解除。
也在这个时候,谢逸的回信到了。
隆安城。
“这该死的谢逸,竟如此胆小,我都将战打到这个份上了,竟还不领兵来援。”
陆云看完谢逸的信,砰的一声,把信拍到桌上,不由痛骂。
在信中,谢逸先是夸赞了一番他的英勇,说已经向郡府报功,定为他请个好封赏下来。
然而对于派兵救援之事,却又满嘴推脱。
说既然已经击灭了蛮兵,那贼子必然畏惧,不敢再犯本府境内。
而且府内西边的均安县,也出现了蛮夷踪迹,均安县令已经向他告急求援。
均安县城小兵弱,不过四五百人马,防御能力更差,更需要得到关注。
府城此时在盯着那边。
然后又说居风县既然能靠一县之力,歼灭上千贼军,定然实力强大。
即便如今有所损伤,只是据城而守的话,当不能挡住蛮兵。
让陆云先守着,实在不行了,再向府城求援也不迟。
那时,谢逸立刻领兵来援。
然后又是对陆云的一顿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