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刘光文一事的处理,陆云的方案便是收集罪证,然后将证据连带着徐子泰等一众涉事将官,移交郡府。
让郡守来审理此案,决定对错。
不然此事要是交给府城,以谢逸与他如今的仇怨,那结果肯定不用说。
陆云擅杀朝廷将官的罪名,绝对是跑不了的。
到时候就算他想要辩解,在上头府城坚持此说的情况下,最后也很难解释得清楚。
闹到最后,即便他是一流高手,也很难逃脱责罚。
但是事情交给郡城,让郡守亲自审理,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首先,陆云给刘光文定的罪,全都是真的。
不管是口供,还是物证、人证,无不齐备,随时可查可验证。
其次,刘光文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谢逸作为直属上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失察之责,肯定逃不了的。
甚至一些罪行,比如吃空饷,克扣军费等等,此人也有参与,都有证据。
这些事情捅到郡城,即便不能摘了此人的府尹帽子,也能让他栽一个跟头,灰头土脸。
最后,便就是郡守本人对谢逸的厌恶,以及对陆云的善意了。
有这样一个人审案,能给他一个最大的利好偏向,带来一个不错的结果。
甚至除了审案的好处之外,直接将这些罪官送往郡城,也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让这些亲眼见证了陆云实力的人,亲口告诉郡守,他如今拥有着何等的武力。
既然已经决定站到台前,向世人展露自己的实力,那自然要挑选一个最好的舞台了。
直接向郡守展露实力,无疑是能将此事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了。
同时有了这份实力作为筹码,也能让刘光文一样的结果,更加偏重陆云这边。
“以如今九真郡面临的困难局面,那位郡守只要不蠢,当不会在此时候,激怒我这么一位一流高手。我如今又特地向其示好,并给出了刘光文的诸多罪证,让郡衙有台阶可下。
不出意外的话,此事应当就这样过去了。
最多郡府给我下一个申饬,轻轻骂几句,降一两个级官品罢了。”
陆云思索着此事的一些可能结果,心中安稳不少,随即就将精力从此事移开了。
如今他能做的,都已做了。
要是最后郡守以及朝廷依旧不肯放过他,那大不了便带人逃入大山之中,去红岩城做自己的国主。有了一处后勤基地,居风县与越国,已经不再是陆云唯一的选择了。
之所以还想留在越国做官,也只是想利用越国官方身份,来发展红岩城而已。
真要逼急了,甚至直接举兵叛乱,配合那些扶南国的蛮军一起捅九真郡屁股,也不是不可以。当然,那只是最糟糕的、最后的选择而已。
不被逼到绝境,陆云是不会这么做的。
送走了一众罪将之后,陆云便立刻开始了对那一千府兵的吸收整编。
这一千府兵,质量参差不齐,他并不想全都留下。
所以对府兵进行一番筛选,就很有必要了。
这筛选倒也简单。
依旧是找一些底层府兵,多人交叉询问,让他们供述军营中的一些兵痞无赖,此前有着杀人冒功恶行的匪兵。
然后将这些匪兵全都抓起来,直接打为苦力,送到了红岩城,与那些囚徒一起搞建设。
只这一条,便筛除了两百余人。
接着是资质方面的筛选。
一些命格淡黑,没有培养潜力,同时实力也不够的府兵,直接发一笔钱,等解除监禁后遣散回家。最后一些年纪大的,身体有问题的,不适合参军的,也同样待日后发钱遣散。
几轮筛选下来,最后一千府兵,留下来者,仅有四百余人。
由此可见,先前的府兵到底有多烂。
其中,陆云又挑选了21名深黑命格,将之编入了县卒,作为预备军官培养。
对于这些军官种子,为了保证他们的忠诚,他命人将这些人的家眷也迁了过来,直接送到了红岩城这个老巢安置。
如此,县卒的数量经过补充,来到了156人。
等完成了一轮整编,面对数量大为稀少的府兵,陆云并没有急着扩军,而是继续等待着郡城那边的消息他需要根据郡城的回复,来决定如何培养这支力量。
在此之前,陆云只是先让陈彦文将这些府兵一起操训,使他们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同时严明军纪而已。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
对于府兵入了居风县后,却长期没有消息传出,府城那边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不对。
府尹谢逸接连派了几波信使,前来询问情况。
但都被陆云以军机隐密,不可泄露为由挡了回去。
问了几次,没有得到回复,谢逸暴怒,甚至派了自己的副手,府同知前来查看。
同知可是正六品的官,与陆云经过封赏后的正六品本职县令,处于同一品级。
但对方是府官,名义上,可以协同府尹处理各县事务,对陆云有一定的领导权力。
此人来了,可见谢逸心中的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