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94章 户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户盈(1 / 2)

招收完了府兵和奋威军后,陆云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募兵行动。

接着又以整训府内兵马的名义,对各县的县兵下手。

如今的南靖府共有七县,按照边郡规制,一县最多可募兵三百人。

不过以九真郡的穷困,哪怕有朝廷的补贴,一县之地也养不起三百人马。

所以按照前两年的定额,南靖府各县只准养兵二百人。

但如今不是南蛮入侵吗?

现在处于战时,自然可以特事特办。

所以得到自己整训南靖府兵马的授权后,陆云又立刻上书,请求扩招府内兵马,将各县县兵名额增加到三百人,用于抵御蛮夷入侵。

在如今九德府和日南府正与蛮夷打得火热,且此前确实有蛮军入侵过南靖府的事实下,他的这个请求并没有遭到为难。

郡城那边很快有了回信。

郡守张敦只有一句话,若地方钱粮允许,可将各县县兵招募至满额。

意思很明显,你要养得起,自然可以征兵。

但这些多出来的县兵所需钱粮,就只能由地方自己解决了。

郡城和朝廷方面,只承担原本的两百定额县兵,以及陆云的府兵和奋威军两支常备兵的军饷。多出来的各县一百兵马,你想养的话,自己出钱。

收到回复后,陆云虽然暗自腹诽,郡衙小气。

但自己打开了募兵权限,还是感到欣喜。

坐拥红山铜矿,他并不缺钱粮。

别说多出来的七百县兵了,就算南靖府的所有兵马朝廷都不给钱,自己也养得起。

所以有了授权后,陆云又开始奔走各县,拿着郡衙的公文以及自己的奋威将军身份。

在各县县令咬牙切齿的目光中,挑选了他们当地合格的兵员,顺带把他们的家人也一起迁走了。虽然说招的是县兵,可郡衙也没说,县兵就一定要在当地驻守了。

而且陆云带走这些县兵,也有自己的借口。

新招募的两千一百县兵,都是新卒,需要进行整训,才可使用。

为了更好的训练县兵,不让他们出现类似刘光文的恶劣事件,带到居风县,由自己这位奋威将军亲自看管着,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况且,他也考虑到地方没了县兵,安全会出问题。

所以那些挑剩下的原本县兵,陆云还是给各县留了下来的。

虽然都是些歪瓜裂枣,但勉强也算老卒,只是守守城的话,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甚至为了表示诚意,被他带走的县兵的军饷开支,都不用各县承担。

那两百人的县兵军饷,地方县衙想吃就吃吧。

陆云不在乎。

他招收的县兵,自己出钱养。

靠着这些利益输送,各地县衙那滔天怨气,才总算平复了许多。

毕竟县兵被人招走了,甚至他们的家人也一起跟着搬走了,不过损失县衙的利益。

可对于县衙中当官的老爷们来说,自己不过付出了一些县兵名额以及些许人口,获得的却是两百县兵的军饷,可以随意贪污。

哪怕为了保证自己安全,不敢全都吃了空饷,地方还是要留点县兵的。

但只吃个一百人的空饷,那也是一年上千两银子的收入了

在九真郡这种穷乡僻壤,当官也是不容易的。

想找一年上千两银子的买卖,舍此之外,还有谁能够给?

想通这些后,地方县令以及县衙官员,对于陆云的要求,也便大开绿灯了。

反正对方有郡衙的公文授权,陆云又是主管本府军事的奋威将军,有着这两尊大神背书,各县就算少了许多人口,也算不到县衙的头上。

这都是为了抵抗蛮夷,由各县做出的付出。

论起来,这非但无过,反倒有功呢!

如此,又是二千一百县兵,还有87名深黑命格,连同他们的家眷,共计上万口人,迁徙到了居风县。原本因为陆云陆续掏空本地人口,而变得空荡荡的居风县,在先后四千一百兵户迁徙过来后,又变得人满为患起来。

原本各个被废弃的村镇,在将这些新移民清户分田之后,重新挤满了人。

但即便如此,四千一百户,两万余人,按照一人五亩地的分法,也需十万亩田地,才可安置完。而居风县原本的田地,哪怕算上吕启功主持修建沟渠后,新开辟的两万亩田,也只是刚刚破了十万亩而已。

但这十万亩地,也被本县留下来的百姓,分去了一万五千亩。

所以,最后还是有三千人分不到田。

为了安置这些人,陆云又将原本放弃的隆安城,给重新收了回来。

在此城重新迁徙了六百兵户,三千口人。

正好,有着六百兵马,以及他们的家人在,也足以守住此城了。

至此,持续了一个月,赶在七月中旬前,陆云完成了这4100兵户,20000口人的迁徙安置。经过这一轮的迁徙浪潮,居风县原本快要干涸见底的户口,再度变得充盈起来。

经过点计,县内户籍图册上,一共有5312户,25169人。

户口之规模,比陆云向红岩城大迁徙前巅峰时,还要多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