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那边,武库中,倒是还有不少军械。等我回去后,禀明郡守,可以给你调拨一批来。”对于陆云请求拨给军械的要求,汤杰倒是没有拒绝。
稍稍思虑一下,便同意了。
毕竞南靖府的位置,还是很关键的。
在郡守考虑继续缩编府县的背景下,未来真要放弃府县,像九德、日南这种人口稀少,又位处前线过于靠南的府县,肯定是第一批被放弃的。
这两府撤销,那么南靖府这里,就成了郡内挡在前线的边府。
只凭这点,就有必要加强这里的武备。
“那下官便没什么需求了。”
得到了汤杰的承诺,陆云面色稍缓,心情总算好上一些。
处理完了关于新军之事,汤杰此次巡视南靖府,任务差不多就完成了。
于是到了次日,此人便带着队伍,离开居风,往日南府而去。
送走了御史,想到对方跟自己聊的诸多事情,陆云心里便忧虑不已。
朝廷削减了向九真郡输送的补贴,从而导致九真郡无力维持庞大军队,更没法维系前线战事。于是郡守张敦,生出了放弃边府,收缩防线的念头。
此举,固然能够保住郡内最后几个富裕府县,让九真郡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可对于南靖府来说,这种行为,就是不折不扣的噩耗了。
没有九德、日南二府顶在前面,南靖府就成了前线。
到时候扶南国蛮军兵临城下,可就要直接打到陆云的核心地盘,也就是居风县这里了。
想到可能数月后,自己便要面临数万蛮军的围攻,陆云便是一阵头皮发麻。
哪怕到时候蛮军真的打过来了,南靖府应该也会有郡兵,乃至南征军帮着协防,压力不会由他一个人承受。
可这种事情,只要想想,依旧让人难以喘息。
但面对郡守的决定,还有蛮夷的入侵,陆云又根本做不了什么。
哪怕经过几年发展,他的实力地位都有了极大提升。
可比起一郡之守,一个国家,依旧显得太过微弱。
这些上位者做的决定,作为下属,他只能选择服从执行,根本难以违抗。
“就眼下局势来看,居风县,乃至于整个南靖府,很快就要被战火席卷了。
此地已变得不安全,没法作为后勤基地了。
想要保存实力,还是得加快对黑木平原的攻略与经营。
只有这片大山中的乐土,才能作为我稳固的后方。”
陆云心中思索一阵,终究觉得最后的出路,还得是自己的山中之国。
相比于遭受着扶南国威胁的居风县和南靖府,有着崇山峻岭阻隔,对外通道只有一条东江的红岩城与黑木平原,无疑是一处绝佳的避世之地。
只要能够扼守住红岩城外的那处水关,守住东江航道,便能够将一切外来之敌,挡在山外。陆云红岩国的地理优势,比起居风县和南靖府,要强上不知多少。
一念至此,他便恨不得立刻飞回东江城,亲自主持对黑木平原的建设和征讨。
不过居风县这里,同样也很重要。
对于这个自己在越国官面上的领地,陆云并没有放弃的想法。
越国的官员身份,还是很重要的。
同样守住了南靖府,也能将扶南国挡在外部,阻止这些蛮夷的进一步入侵。
不然要是将南靖府都丢了,哪怕陆云能够撤回红岩国,也要面临自己领地被扶南国包围的困境。到时候,被堵在山中,周围都是蛮夷,红岩国也要面临绝境。
长久下去,多半要被扶南国发现,然后面临被围攻的困境。
只从这点考虑,陆云便要在居风县挡住蛮夷,不让自己红岩国对外唯一的沟通渠道断绝。
所以哪怕心急,他还是耐住性子,继续在县中多留了几日。
先是召集了县衙一众官吏,跟他们透露了些许风声,然后便是一连串的吩咐:“居风和隆安两城,乃本县最重要的据点,是将来抵御蛮夷的重要防线。
所以今年末,县衙便要开始着手,征召民夫,对这两城进行修缮扩建。
这事由陆群你来主持。”
陆群神色一凛,出列应命。
陆云微微点头,眸光又看向了陈彦文:“虽然朝廷和郡城削减了军费,我也承诺将这四千一百新军改为乡勇,但这不过是一时之计而已。
这些新军,只改个名字,不改本质。
朝廷不给钱,那我自己养。
你告诉底下的将士们,军饷虽然停发,但各种物资却会超额配给,足够他们养活一家人了。让士卒们稳住情绪,安心训练。
你也要费点心,加强操练,务必在明年开春,练出一支可战之军来。”
陈彦文郑重点头:“下官遵命,定不负将军所托。”
交代完了修缮城防以及训练军队的事情后,陆云又找来了蔡家家主蔡青,跟对方商量购买粮食的事情。马上就要接收紫阳道的五万移民。
同时黑木平原那里,也在大搞建设,并且正在与当地蛮夷交战。
上述之事,无不需要大量粮食支撑。
所以在当地能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