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除黑木城外的另两块平原,并安置好了一万紫阳道信众后,陆云终于闲了下来。
于是趁着空,回了东江城,开始查看此城的建设进度。
这座城池,自从开建以来,陆云便调派了五千囚徒、三千蛮夷、还有三千从红岩城迁徙过来的移民丁壮,合计一万一千人,进行日夜不停的修建。
动用的人力,不可谓不多。
“县尊,经过一个多月修建,东江城的地基已经打好大半,剩下再有半月,便可彻底完成。”李通在前面带路,指着工地上被夯实坚固的地基,说道:“等地基打好,剩下版筑城墙就简单了,预计两个月时间,便能将城墙修好。
后续只需花个月余时间收尾,在城中修建一些关键的衙署,东江城也就算完成了。”
陆云听着李通讲述,心中默默计算时间。
按照对方所说,整个城池大概在明年二月初,便能修好。
与当初预算的进程,基本符合。
不过对于他的需求来说,这还是太慢了。
“现在已是十一月,秋收已毕,红岩城那边的劳力闲了下来。
我准备发布征召令,从红岩城召集一万丁壮,先来这里参与修城。
此外那些紫阳道迁移来的民众,也已经初步安置好,进行了清户、分田。
他们弃家舍业,万里而来,不少人都因此陷入了贫困。
此时也可进行征召,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帮他们度过这初期难关。
眼下虽然只有一万人,但到年底,五万移民便会陆续抵达。
其中也能征召两万丁壮。
多了这三万人,你可能在年底前,将东江城修好?”
治下人手充裕以后,对于东江城的修建,陆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码。
前后四万余人力,修建一座县城,简直不要太奢侈。
李通听完陆云的计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皱着眉心中默算,良久后,才道:“年底完工,下官可以一试,但不敢保证一定完成。”
闻言,陆云倒也没强逼对方,笑道:“尽力而为便行,实在不行,慢点也没关系。”
李通点头:“是。”
巡视完了城池的修建,两人回到临时衙署。
到了厅内,跟在后面的李通犹豫许久,突然开口道:“县尊,我与家人分别许久,很是思念。想将家人迁来东江城居住,不知县尊是否允许?”
听到这话,陆云脚步一顿。
他回过头来,上下打量着这位主簿。
李通迎着他的视线,面色坦然无比。
陆云一笑:“李主簿愿意将家人接来,本官欢迎都来不及,怎么会拒绝呢?”
得到回应,李通也不犹豫,直接跪下拜倒:“李通,愿追随主公,开创一番大业。”
见对方连称呼都改了,陆云笑意更甚,连忙上前几步,将李通扶起,温和道:“起来吧,从今以后,你便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我欲成基业,少不得你这样的贤才辅佐。”
说话间,他心中喜极。
李通认主,还是主动的,并且将家人都接了过来。
这种姿态,已经足以说明对方诚心了。
同时李通也是第一个,向陆云归心的朝除官员。
其投靠的决心,甚至比陈彦文等人还要强烈。
要知道,哪怕经过上次陆云向汤杰举荐,陈彦文都没主动向他认主,选择彻底加入自己麾下。这便说明,在陈彦文等人心中,朝廷占据的分量,依旧要超过陆云。
如此态度,自然让他颇感失望。
此时却没想到,回到了东江城,自己还没说什么,李通竟然主动认主了。
这个惊喜,让陆云心怀大慰。
连带着之前陈彦文等人,迟迟不肯归心的些许郁闷,都消散大半。
接受了李通的认主,两人关系顿时紧密了不少。
随后便商量起接对方家眷的事情。
此事也不难。
李通老家在建安郡,是当地的一个豪强。
靠着他这个官员身份,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财,家有良田五百亩,还有商铺两间。
总体来说,比陆云原生的家底要好不少。
如今既然准备把家人都迁到东江城,这些田亩商铺,也就一并变卖了。
对此,陆云许诺,等他家人到来,这些田宅商铺,全都加倍给之。
这个付出,立刻就有了回报。
李通在说完了搬家计划后,又道:“县尊,我李姓一族,在老家也算人丁众多,族人有千数。算上一些姻亲,更有数千人。
我愿书信回去,劝说这些族亲一起跟着迁来。
多了不敢说,但千把人,还是可以叫来的。”
陆云闻言,更是欣喜,当即道:“若如此,这些李氏族亲,我同样愿给田宅安置。”
李通点头:“那我便去安排了。”
谈完了这些事情,为表欣喜,同样也是为了展示重视。
陆云又特地设了一场酒宴,庆祝李通的加入。
对于这位人才,他也是颇为重视。
李通擅长政务,又勇于任事,不管是理政、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