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27章 畜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畜铁(1 / 2)

两人在包厢闲谈了小半时辰,很快敲门声响起。

“进来。”

陆云话落,房门推开。

陆群进来,朝两人行了一礼,随即道:“县尊,经过点计,郡衙拨付的军械数量无误。”

闻言,心头郁闷的陆云,总算露出一丝笑容,对着眼前朱启文道:“千里输送军械,要多谢朱主事了。”

朱启文摆摆手:“国事艰难,边防不宁,一切都为了朝廷,有什么谢不谢的。陆将军心中真想谢,守好这南靖府之地,便是最好的回礼了。”

确认了军械没有问题,朱启文也让人拿来文书,让陆云签字画押。

等完成了交割,朱启文便请辞道:“我还要去九德、日南二府前线,输送一批军资,便不多留了,陆将军珍重。”

“朱主事慢走!”

陆云相送,看着船队离开码头南去,这才返回县衙。

回来之后,他叫来陆群,立刻吩咐道:“你立刻去一趟隆安城,把那边的百姓全都迁回居风。”既然已经确定隆安城要恢复县制,那此城中驻守的三千军民,自然不可能再留下来,便宜后来县令。失去隆安城,已经损失了每月五点气运,不能让损失进一步扩大了。

把这些百姓全部迁回居风,也算是挽回一些损失了。

“是!”

陆群闻言,直接应下,但随即道:“县尊,把百姓迁回来容易,可该如何安置他们?”

居风县的田地,好耕种的基本已被分完,已经没法安置多余百姓了。

所以当初这三千人,才放到了隆安县。

现在又迁回来,到哪找那么多土地分田?

陆云想了想,道:“你再从县中,在那些没有家人参军的百姓中,挑选出三千人来,把他们转移到山中。空出来的田地,便用来安置隆安城的三千军民。”

隆安城的军民,有五百新军,这些都是陆云日后用来抵御扶南蛮夷的主力,自然不能随意迁走。但是那些不参军的普通百姓,便没什么问题了。

挑三千人出来,迁往山中,根本算不得什么事。

见陆云已经有了安置办法,陆群不再说什么,点头道:“遵命,属下这就去做。”

很快,县衙便派出吏员,开始拿着户籍图册,在县中各村镇,挑选那些不是兵籍的民户。

短短七天内,便选出了三千人。

这时,隆安县的三千军民,也在接令后赶了过来。

正好搬入了这些民户家中,堪称无缝衔接。

见此,陆云找来陈彦文、陆群,嘱托两人看好县城。

他便乘着从山中赶来的船只,领着被挑出来的三千百姓,开始溯江而上,向着黑木城而去。一路乘船北上,行了三日,终于抵达平原。

吕启功、周阳等人闻讯,立刻前来迎接。

让人将三千百姓带去安置,陆云也不歇息,直接让吕启功他们带着自己去查看挖渠之事。

恰好,黑木城外七里之处,便有一条规划的沟渠正在挖掘之中。

几人骑马,不过小半时辰,便赶到那边。

到达工地,只见人山人海,烟尘漫天。

数万人在平地上奋力挖掘,一条宽阔的沟渠,在众人的努力下渐渐拓宽挖深,如一条茁壮成长的长龙,向着西面蔓延而去。

吕启功指着远处工地道:“县尊请看,按照计划,此次共计征调了男女丁壮八万人,同时挖掘三条易于修建的沟渠,工期两月。

渠成之日,可灌溉田亩十万。

如今挖建的这条沟渠,共有四万人,整个工程分为六段,同时进行。

眼前便是其中一段,有一万丁壮在此服役。

奋力大半月后,此段沟渠,已初具雏形。”

陆云顺着吕启功所指,在工地沿线巡查,看着进展迅速的工程,不由连连点头:“道长不愧精通风水,善于营建,这才大半月,就有如此成效,甚为喜人。”

不料吕启功听后,却是摇头:“动用八万人挖渠,才这点进度,已经算慢了。大山之中,物资匮乏,耕牛铁器,全都稀少。

这次挖掘沟渠,我清点府库,竟无法人手配上一件铁器。

同时也缺少牛马驴骡等畜力,帮着干活。

不然铁器畜力充足,我可将工期再缩减二十日。”

听到吕启功的抱怨,陆云也是一叹:“道长说的,我岂能不知晓。只是铁器牛马,乃军国重器。少量购买还好,但大规模采购,我却难找渠道。

库中不是没有银钱,但却没有门路,能够购买铁器牛马啊!”

吕启功听完陆云的苦楚,脸上却没多少失望,反而道:“县尊若是要寻渠道的话,贫道倒是有些。”陆云眼神一亮:“还请道长指点。”

吕启功道:“贫道游走江湖,早年交了一好友苗旭,其乃驮山会长老。驮山会乃合浦郡大派,主要经营楚越两国的骡马贸易。

我可书信一封,县尊让人带着此信去找苗旭,当可通过驮山会的渠道,买到大量骡马耕牛。至于铁器,我紫阳道场原本所在的龙溪山,便就产铁,朝廷在此处设了一处龙溪铁监。

我与那铁监监令也有些交情,可派元师叔去一趟,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