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37章 北饷苛政 逃人聚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北饷苛政 逃人聚港(1 / 2)

“发生了何事?”

陆云看着对方生气模样,询问道:“可是被刻意刁难了?”

蔡青憋屈道:“刁难倒也不算,主要是朝廷抽税太狠了。按照过往惯例,外船靠港,市舶司要抽解一成货物,算是缴税。

另外船只停靠,也要收取泊税,以船每千料重,收二两银子为准。

可今年,船舶司却说,为了抵抗北齐入侵,筹集军费,朝廷要征收北饷,多抽解一成货物。并且泊税也要翻倍。

按照此税,我带来的五船货物,直接有一船就要被抽解搬空。

泊税也要多交五十两银子。

仅此两项,我便亏损了七百余两银子。

多了这些支出,这次出海,我根本赚不到钱。”

蔡青越说,怨气越大。

虽然海贸暴利,但那也要看是什么货物。

从北边齐国、燕国,乃至更遥远的雪国,这些万里、数万里外的海船运货而来,轻松可得十倍、乃至百倍之利。

有这样的利润,哪怕多征一倍的税,也无所谓。

可蔡青的船队,跑的是九真郡与易安郡的贸易,两边不过二三千里远。

沿着深海航道,七日可达。

哪怕走近海,航程一般半月也就够了。

而且同属越国郡县,两郡本就贸易频繁,这海贸生意不止蔡家一个人做。

九真郡的特产运到易安郡卖,是卖不出高价的。

蔡青以往出海,来回跑上一趟,也只能挣到一半左右的利润,也就是五成利。

结果现在朝廷抽税,一下子就收走了两成货物,还将泊税翻倍。

顿时就让蔡青的获利空间,只剩下了不到三成。

而这还只是停靠了一次南湾港。

后续蔡青在这里贩卖了带来的货物后,可是还要继续在港口购买易安郡的货物,再运到建安郡或合浦郡贩卖的。

然后从这些地方卖了货物,又购买本地特产,继续回一趟易安郡,或者直接返回九真郡贩卖。在整个流程之中,少的话要进出港口三次,多的话长达四次。

如果每一次都要抽解两成货物,那么蔡青的生意,做到最后是铁定亏本的。

“以此苛税,我等只在国内跑的海商,根本就活不下去。在今后的生意,做不成了!”

最后,蔡青作出论断,满是忧虑。

陆云听完对方的分析,也不由神色动容:“北饷征收竟如此之多吗?”

对于北饷,他并不陌生。

早在去年,御史汤杰来居风县巡视的时候,变更自己提过,朝廷在今年要加征赋税一事。

只不过九真郡由于是边境,又属于战时,且朝廷又停止了向这边的赋税输送。

所以朝廷特地下诏,九真郡可以免除北饷的征收。

故而对于这加税一事,陆云听了过后,便没有放在心上,抛之脑后了。

如今随着蔡青一起出海,来到这易安郡的首府海阳城,亲自见识了一番北饷的征收幅度之后。才恍然惊觉,这征税之狠,竟然都要将蔡青这种小海商,都逼到绝路了。

看着面露忧虑的蔡青,陆云张了张嘴,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征税是朝廷的决定,属于国策。

一旦颁布,就是浩荡大势,无可避免。

他虽然是县令,甚至是将军,却也违逆不了这种大势。

最后也只能道:“朝廷征收北饷,乃是为了打退齐虏。现在各位大军都已募满,经过半年整训后,如今已陆续开拔江北。

以各位大将军的兵略,想来也用不了多久,便能击退齐人,收复高阳、广陵二郡。

二郡既复,北饷也就停了。

蔡家主熬过这一阵,或许明年,最多后年,一切便恢复如常了。”

去年九月,朝廷下诏,令各卫京营将兵马募至满额,预计要招收五十万新军。

而今已是三月。

半年过去,这批新军早已招募完毕。

十二卫京营齐备,朝廷的野战军,正式突破了一百二十万之数。

若算上数量庞大的地方郡、府、县兵,以及各支水师,越国的总兵力已破两百万。

以此实力,北上驱逐齐兵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

蔡青苦笑一声:“希望如此吧。”

江北战事,自景和二十四年九月爆发,到如今已是景和二十六年三月,已经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如此漫长的战争,除了战争初期,左神武卫大将军白修元率兵渡河,奇袭夺回了广陵郡城外。此后一年多的时间,越国都在不断的战败,以及丢失领土。

随着一个个不利的消息传回,原本越国百姓提振的心气,也慢慢消散低落。

到了现在,越国上下,对于能否从齐军手中夺回江北二郡,已经没有开始时那般信心了。

这其中,尤以九真郡之人,最为悲观。

毕竟自从蛮夷叛乱之后,这五六年来,九真郡就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

先是叛乱战争,随后放弃府县,接着又是扶南国入寇,然后又是一年多的战争。

到了今年,又开始放弃府县。

长期的战争折磨,大量丢失的领土,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