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46章 大建水港 培养武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大建水港 培养武风(1 / 2)

现在听到三条沟渠已经挖好,并且已经在安排人手垦荒之后。

陆云不由欣喜:“好。吕道长果然没让我失望,这短短月余时间,便做好了如此多大事。

将山中政务托付与你,本官足可安心了。”

对于吕启功,陆云毫不吝惜赞美。

后者谦逊道:“贫道能有如此成果,都仰赖县尊支持,若无这么多的人力物资,哪怕我有再大本事,也没那个能力将这些沟渠荒地开垦出来。”

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毕竟陆云投入在开荒中的物资,那是实打实的数十万两银子。

这么多钱,即便以紫阳道的家底,也有些难以支撑。

拿出来后,整个宗门都要掏空。

但就是这么一笔庞大数目,陆云说拿就拿出来了。

这种大手笔,着实让人惊叹。

心中这样想着,吕启功看了眼陆云,眼中神光闪烁。

对于这位将军的出身家底,在决定投靠之前,紫阳道就已经先行调查过了。

不过乡下小地主罢了。

如今却能动辄拿出数十万两银子,并且突然成为了一流高手,这展露出来的种种事迹,无不说明着不凡。

而对于这不凡之后的根底,追随陆云近两年时间后,吕启功已隐隐猜出了些许真相。

但自家将军不说,作为属下,他也不好点破。

所以也只能装着糊涂,认真办事了。

不过尽管不说,但只是猜出的一些真相,也足以让人激动了。

现在吕启功对于陆云,已是实打实的忠诚,死心塌地的想要跟到底了。

不为别的。

只为诸多道门传说中,那句一朝证道,鸡犬升天。

跟随这样一位人物,只要人家露出那一星半点的机缘。

都能让在凡尘中苦苦挣扎许久,却寻不到半点门路的吕启功,直接一飞冲天了。

机缘就在眼前,身为求道者,自然不会放过。

与之相比,效忠,只是微不足道的最基本条件罢了。

对于吕启功的心思,陆云自然不清楚。

但对方的忠诚,以及殷勤的态度,他却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心下对此自然满意至极,对于紫阳道的印象,也更加好了。

一个元永华,一个吕启功,这个全都是好牛马啊。

作为上官,手下牛马越多,办事能力越好,这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于是接下来,两人又详细谈了一下后续的施政。

确认没有问题之后,陆云在各项政令上,签下了自己名字,盖上了印章,算是认可。

然后便将这些政务,委托给了吕启功,交由对方去执行了。

接见了元永华、吕启功之后,陆云又处理了一些积攒的政务,主要是新设四县的各种政令实施的进度汇报。

将这些汇报看过一遍,在对照了吕启功的各种建议之后。

陆云一一给出回复,签名盖印后,便发回了各县。

处理完所有政务之后,已是一天时间过去。

到了次日,忙碌过后的他,才终于有这时间精力,去处理唐龙等水师众人。

叫上了唐龙,陆云领着对方,开始前往山内各处安置那些逃民水手的村落港口。

这次前往南湾港,陆云一共带回了一万七千逃民,另有水卒家眷千余人。

这些新带回的移民,都被吕启功安置在了东江沿河各处港口,以及村落。

大量老水手、渔民的入住,让本地大量简陋的港口码头,迅速变得完善了起来。

按照吕启功的规划,山中四县之地,在有着众多山岭、毒瘴、沼泽、毒虫猛兽阻隔交通,难以陆路通行的情况下。

仅有的一条东江水道,无疑就成了唯一的交通命脉。

所以不管是为了保障交通,还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各地,大量完善的港口,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吕启功已经按照每一县,都要有一座能容纳千料大船的港口的标准,开始在各县修建港口了。此外沿江一些合适之地,也要新建起大量的小港口,以满足平原两岸居民的交通运输。

不过这些小港口要求不高,能入驻二三百料的小船,便能满足基本需求了。

这些地方小港口,预计也要修建十座。

四座大港口,十座小港口,便是这一万八千移民的安置之地。

所以当陆云抵达各处大小港口时,入眼便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

大量刚刚到来的新移民,为了自己日后的家园,正在挥洒着汗水。

巡视了一番之后,他满意点头。

为了保证新移民的秩序,各地县衙都派出了县卒与地方乡勇入驻新港口,基本能保证小港五十人,大港上百人的驻军。

靠着这九百县卒、乡勇,各处港口的秩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基本没有什么人敢闹事。

同时移民的清户分田,也在迅速进行着。

只是如今的东江沿岸平原,所有熟地乃至于荒地,基本都已经分给了先前移民。

这些后来移民搬到这里,已经没多少田可以分了。

仔细盘算下来,也只得到了三万亩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