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混乱,此时已全都不见。
从这一点来说,这支新军,已经勉强可以称之为合格的军队了。
不过虽然合格,但这只是以最低的府县兵标准,按照地方防卫部队的要求,来认定的合格。这四千新军,也只是守城尚可。
让他们去野战的话,碰到东江、红岩二军,或者南征军这种精锐,哪怕仅有一千人,也能将这四千众给冲破击垮。
这不仅是纪律上的差距,更是实力上的差距。
新军的将士,入伍不过半年,很多人连刀枪都没学会怎么用,武功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治下兵马,陆云有两套训练标准。
资质较好的,如深黑以上命格,练的是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天赋的二流功法。
灰黑命格资质较差,在练武方面更为愚笨,一下给他们二流功法,也很难入门。
倒是更加粗浅易学,不怎么精深的三流功法,更适合灰黑命格。
所以按照资质的不同,陆云麾下的军士,也分成了两个阶层。
能练二流功法的深黑命格,都是按照基层军官的标准来培养的。
其余练三流功法的灰黑命格,则是按照精锐士卒的标准来培养。
当然,标准是标准,陆云也没定死手下人的上限。
练习二流功法的深黑命格,若不能突破二流,那自然只能担任底层的队、卒之长,统领数十、百人之众,是低级军官。
可一旦突破二流,便能担任副尉、校尉,统帅数百之众,位居中层军官之列。
至于那些灰黑命格,只能练出些许内力,打通一条经脉,会几手粗浅招式,那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前排小兵,或者火长。
但要是能打通两条经脉,突破三流,那自然也能录为官人,出任基层的队、卒之位。
陆云给手底下的所有人,都公平地留了一条上升途径。
不过这些上升途径,对于底下人也很难做到。
深黑命格修炼二流功法,想要练通一条经脉,最低也要两年之久。
二流需练通六条经脉,换算下来,一名天资尚可的深黑命格,最快也要十二年时间,才能突破二流。至于灰黑命格,根据陆云观察,这种普通资质,想练通一条经脉,基本都要六年以上时间。想练通两条经脉,成为三流武者,没个十三四年的日日苦练,基本不可能。
倒是练出一些内力,施展一些武功招式,要简单许多。
一个灰黑命格,基本练上个两三年时间,就能在体内生出内力。
同时两三年时间,日日勤练之下,也足够这些人掌握刀枪弓箭的初步用法,学会一些较为厉害的武功招式了。
所以培养一个精锐士卒,一般都要三年时间,成本极大。
哪怕先前的越国朝廷,举天下十三郡之力,这种精锐也才练了七十万之数,并且还只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的精锐数量,可能也就二三十万人而已。
陆云手中,目前也就只有东江、红岩两支军队,达到了这个标准。
两支军队中的底层士卒,除了少数新招收的新兵外,剩下全都练出了内力,并且能使弓用枪,刀盾精通,实力强大。
比之南征军老卒,也毫不逊色。
这也是他经营三年多,才积攒下来的本钱。
正是因为差距如此之大,所以东江、红岩二军,面对眼前这四千新军,能够以一敌四,便不怎么意外了。
别说以一敌四,甚至以一敌十,也未必没那个可能。
先前朝廷打那些叛乱蛮夷、打扶南蛮军、也是动辄以真敌众,大破数倍、十倍之军。
这就是精锐的威慑力。
“此支新军,想要可堪大用,还得历练个两三年才行啊。’
陆云看了一阵新军演练之后,心中感慨。
随后将视线从校场上收回,扭头看向身边正在发号施令的陈彦文,出声夸赞:“训练半载,新军有此成效,陈副尉,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去年汤杰阅军之后,曾经许诺过,要提拔陈彦文。
此事之后,陆云便立刻把陈彦文,乃至于其余季羡云等巡检的功劳记述,上表给郡府,请求朝廷封赏。而这个任命,在经过漫长的流程后,终于是在今年通过了。
二月初,朝廷的任命就已经下来了。
陈彦文被提拔为了府兵副尉,官位从县尉的正九品,升到了副尉的从八品。
却如汤杰所说,升了一级。
另外的季羡云、林安平等人,也得到了提拔,由从九品巡检升为了正九品的府兵卒长。
几人当初前往南疆,想要升官发财的目的,如今也算实现了。
至于他们调走之后,空出来的位置,陆云也安排了其他人接替。
其中县尉之职,被他任命给了黄梅观的观主岳浩哲,此人是吕启功的弟子,修为也颇强。
不过三十岁的年纪,便已连通了四条经脉。
甚至于命格,也是纯黑之属。
未来突破二流,基本板上钉钉。
这样一个英才,陆云当然不会舍得让其留在黄梅观,每日念经,浪费时光。
而陈彦文走后,居风县尉一职,也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