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48章 跟我,还是跟朝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 跟我,还是跟朝廷?(1 / 3)

是的,就是警告。

陆云是要干大事的,甚至大事已经开始干了。

经过两年多的征讨开拓,他已经在大山之中,开辟出了四县之地。

治下有民十五万,常备兵力有五千余人,另可动员乡勇万余人。

这等实力,在这九真郡,已经是仅次于朝廷郡府、以及扶南蛮军的力量,比起那些躲在山中的本地蛮夷还要强过许多。

而陆云自身的实力,也远超过一般的一流高手,或许已经达到了一流顶尖的层次。

手下更有吕启功、周阳等数位二流武者,其他三流武者,更是有数十人。

说句难听的,以陆云如今势力,真的打出旗号来,直接就能在这片地界占据数府之地,与郡城和扶南国分庭抗礼。

之所以不这么做,并非他做不到。

而是考虑到后续利益,强行忍耐罢了。

毕竞陆云还需要从越国那边,招揽大量的逃民,购买诸多的粮食物资。

上述诸多行动,都需要借助他这个居风县令、奋威将军,乃至于是南靖府的名号。

没了这些名号,陆云想继续走越国腹地,动辄购买大量物资,收拢那么多逃民,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除此之外,此时扯旗造反,势必会吸引越国与扶南国的目光,把两国力量吸引过来。

到时兵戈连绵,陆云就要陷入与两国的长期战争之中了。

根本没法像现在一样,前线有郡城和朝廷的兵马挡着。

他则能躲在后方,安心的在山中开拓基业,慢慢积攒实力。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所以陆云哪怕已有实力谋反建国,也依旧按捺住自己的野心,继续蛰伏着。只是虽然蛰伏,却也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

谋反是件大事。

干大事,自然要先整合内部,将所有力量都聚到一处,向外使。

眼下大山之中,四县之地,基本被陆云打造的铁桶一块,是他谋反的最大底气。

但外面的居风县,这块自己最早得到的地盘,便没那么如臂使指了。

县衙之中,有陆群这些他带来的老人在,六房都被掌控,闹不出什么乱子。

但是在地方上,随着陆云将大量县中老人迁往山中,转而用那些新军家眷来填充地方后。

他对于地方的掌控,无疑比先前要降低了许多。

那些新军及他们家眷,虽然在经过了清户、分田二令后,从陆云手中得到了许多好处,对他颇为爱戴。可这种爱戴,也只停留在普通百姓,对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层次。

真要说,让他们在陆云一声令下后,立刻跟着造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新军之中,还掺杂了大量原本的府县兵。

这些原本的府县兵,很多都是吃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皇粮,心中对朝廷的归属感,以及畏惧感,是颇重的。

陆云造反,这些新军会支持哪边,也很难说。

他对于这支军队的掌控,主要还是依靠从亲卫中,下放出去的大量中低层军官。

靠着这些嫡系亲卫,勉强保证了对新军的掌控力。

但这种掌控也很薄弱。

随着山中的摊子铺的越来越大,陆云的精力,自然而然的也放到了山里面。

一年下来,能留在居风县的时间,不足一半。

并且这一半时间,也没几分能放在新军上面。

以前刚到居风县的时候,陆云为了保证自己对手中唯一一支武装力量的掌控,能够天天睡在军营,用心去教导他带来的一百县卒。

日夜相处之下,待遇又极好,自然能保证这些人的忠心。

可现在对于新军,陆云便做不到那么用心了。

权力这种东西,向来不会缺位。

你不去掌握,自有其他人来填补这个空缺。

而在这四千一百新军之中,填补陆云生态空缺的,正是陈彦文等人。

作为他任命的教官,陈彦文他们可谓是日日睡在军中,在不断的操训之下,几人在这些新军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与威严。

哪怕有陆云下放的众多亲卫帮着控制,也只不过帮他掌握了这支军队的一半控制权而已。

甚至就连这些下放亲卫,也很难说,在他们心里,陆云与陈彦文的分量谁更重?

毕竟陆云没法天天陪这些亲卫,但陈彦文可是与他们日相处的。

这军中的袍泽之情,有时候可不是纯粹的利益,能够影响的。

人心这东西,变化太快了。

陆云并不想去赌。

所以在这种时候,陈彦文这些既不真正认主,却也不去揭发自己行径,就这么一直保持暧昧的人。就显得过于恶心了。

这四千新军,是陆云每年花十万两银子养着,并且分出去了十万亩田,才练起来的军队。

花费如此之大,兵权却要被陈彦文他们分去近半,这自然让他无法容忍。

以前陆云缺少人才,需要陈彦文他们帮着分担军务。

这种模糊的定位,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

现在自己麾下有了足够人才,只有些练兵之能的陈彦文,却还不投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