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四十四章
小雨淅沥了一整夜,清晨,山村空气清新,混合着泥土和植物特有的味道闻起来十分湿润。
在张弛的带领下,瞿颂他们沿着小路,走向村落深处的一户人家。“孩子呀叫陈洋,家就在前面,"张弛边走边介绍,语气熟稔,“是先天视力障碍,村里条件有限,他爸妈为了他没少操心,到了你们就知道了。”几人点点头,目光扫过沿途整洁的屋舍。
许凯茂和周瑶仪跟在后面,低声讨论着昨天采集的数据。陈建州则摆弄着他新买的相机,不时对着路旁滴水的屋檐或是远处雾霭缭绕的山脊比划着,转头和他们嘀咕着光线和构图。陈家的屋子比一路看来的一些人家更小些,但收拾得异常整洁。小小的院落里没有太多杂物,花草很多,叶片被雨水洗得翠绿发亮。听到动静,一对夫妇迎了出来。
男人面容黝黑,女人脸上带着浅淡的笑容,看起来有些拘谨,在看到张弛身后这一群明显是年轻人时,下意识地愣了愣神。“张干部来了?"陈父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语气有些距离感。“陈哥,陈嫂,别这么叫,还是叫我小张就行。“张弛笑着摆手,侧身介绍,“这几位是S大来的学生,跟着李教授做项目的,就是上次我跟你们提过的,那个可能会帮到洋洋的助视仪器项目。”
夫妇俩的目光在瞿颂、商承琢等人身上快速掠过,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态度礼貌但透着明显的疏离和谨慎。
显然,类似这种"可能帮到"的话,他们并非第一次听到。“快请进,屋里坐。"陈母连忙招呼,声音细细的。屋子里陈设简单,干干净净。
墙角一处用软垫仔细铺垫,放着几个洁净可爱的布偶和零零散散的玩具。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正安静地坐在那小角落里的矮凳上,听到这么多陌生人的声音,他侧了侧头。
那就是陈洋。
孩子长得白净,眉眼清秀,只是那双大眼睛虽然睁着,却缺乏焦距,像蒙着一层擦不掉的薄雾。
他显得很腼腆,微微低着头,听见妈妈招呼他给大家打个招呼耳朵尖就有点泛红,像只敏感易惊的小羊羔。
大人们寒暄着落座,陈父忙着去倒水。
陈洋听着声音,小心翼翼地扶着墙壁站起来,一点点挪动着,想靠近父母那边。
他移动得很慢,全靠手指触摸着熟悉的家具边缘来确认方位。一时没跟上父母的脚步,他下意识地伸手向前摸索,却错误地抓住了离他最近的一个人的裤腿。
瞿颂停下话头,低头看着那只抓着自己牛仔裤的小手,手指纤细白皙,带着孩子特有的柔软,却又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紧张。孩子似乎意识到触感不对,愣了一下,怯生生地想要缩回手,却又因为失去依凭而不敢放开,就那么僵持着,小脸上掠过一丝慌乱。瞿颂弯下腰,让自己的视线尽量与孩子齐平,声音放得格外轻柔:“没关系,拉着吧。”
陈洋听到陌生的女声,似乎更紧张了,抿着嘴不说话,但抓着裤腿的手却没松开。
瞿颂抬头看向陈父陈母,笑着问:“能抱抱他吗?”陈父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随即点点头:“哎,好,好……就是怕弄脏你衣服…”
“没事儿。“瞿颂笑了笑,小心地伸出手,轻轻揽住孩子的腋下,将他抱了起来,放在自己并拢的腿上坐着。
陈洋身体僵硬了一瞬,但瞿颂身上的气息很干净,动作也很轻柔,他慢慢放松下来,只是小手还下意识地揪着她肩上衣服的一小片布料。“你叫洋洋对吗?"瞿颂轻声问。
孩子小幅度的点了点头,还是有点害羞。
“几岁了?”
“……六岁。"声音很小,像蚊子哼哼,但口齿很清晰。小孩还挺乖。
瞿颂笑着,用手指轻轻梳理了一下他柔软的黑发。孩子似乎感受到善意,微微向她怀里靠了靠。
周瑶仪他们也凑过来,放柔声音逗他说话,孩子脸上露出一点点腼腆的笑忌。
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
张弛趁着这个机会,将话题引向了孩子的未来,“陈哥,陈嫂,洋洋眼看就到小学学龄了,后面有什么打算没?”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进看似平静的湖面,陈父脸上的那点笑意瞬间消散了,被浓重的愁云取代。
陈母叹了口气,没说话。陈父摸出廉价的烟卷,想点,又看了眼屋里的孩子们,最终还是把烟放了回去,声音低沉:“能有什么打算,村里小学收是收,可那边老师也管不过来那么多孩子,更别说……“他看了一眼儿子,没把话说全,但意思大家都明白。普通学校难以给盲童提供特殊的教育支持。“我们也打听过市里的盲校,但是那里肯定要住校的,"陈父继续道,语气里满是无奈,“孩子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身边,那么远的地方,他什么都看不见,怎么放心得下?”
屋里一时沉默下来。只有陈洋似乎感知到父母情绪的低落,不安地在瞿颂怀里动了一下,小手更紧地抓住了她的衣服。瞿颂轻轻拍着孩子的背安抚他,然后抬起头,目光真诚地看向陈父陈母:“叔,我们这次来,除了测试设备也确实想寻找合适的志愿者,参与我们下一阶段的助视仪研发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