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六十章
观心项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全国创新大赛决赛的入场券像一剂强心针,让活动室里的空气都带着电。激烈的讨论、偶尔爆发出的解决问题后的欢呼,构成了主旋律,陈洋一家的到来,更是为这份忙碌添上了一抹温馨的底色。陈洋父母很幸运地在S大后勤找到了一份包食宿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脸上有了盼头。
似乎活泼的孩子容易吸引人的目光,但是安静地小孩会更让人觉得疼惜,陈洋就属于后者,他是个早熟羞涩很懂事的一个孩子。不像其他志愿者小朋友那样活泼好动,陈洋大多时候只是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角落,用那双没有焦距的大眼睛望着喧闹的方向,或者小心心翼翼地摸索着瞿颂给他准备的、带有特殊凸起的玩具。
他的早熟和懂事让周瑶仪他们爱心泛滥,时不时带些小零食小玩具给他。瞿颂尤其喜欢这个安静的孩子,闲暇时总会把他抱到腿上,轻声给他描述周围的世界,或者只是让他抓着自己的一缕头发,感受那份无声的陪伴。陈洋也格外黏她,只有在瞿颂怀里,他紧绷的小小身躯才会彻底放松下来。成功的迹象如此明显,资本的嗅觉自然也敏锐无比。“启明资本"的出现起初像是一场及时雨。优厚的收购条件,承诺的资源倾斜,几乎让整个团队看到了项目光明万丈的未来,连李正勋都初步表达了乐观其成的态度。
然而商承琢深入调查的结果却让他心底发沉,启明资本过往的收购案例,表面上光鲜亮丽,深挖下去,却能看到被技术被无故雪藏、创意被拆解,以及原团队最都会黯然立场,这绝非理想的合作对象。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随着调查深入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竞然牵连到了商氏。
电话来得悄无声息,是商正则的秘书,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承琢,商先生让我提醒您,有些事要懂得适可而止,您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回报更明确的地方。”
商承琢握着手机,几乎能想象出父亲在电话那头面无表情的样子。他试图争辩,说明观心的价值并非仅仅用金钱衡量,但秘书只是重复着“是商先生的意思",然后委婉地提及,如果项目执意独立发展,不仅自身前路艰难,团队成员,尤其是几位即将面临保研、就业关键节点的成员,未来在相关领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阻力。
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和瞿颂相处的时间越长,商承琢身上那些被规则和冷漠压抑已久的东西能找到的出口就越多。
他个人行事的变化很细微,但偶尔的不服从安排却让商正则明锐地发觉了不寻常。
商正则试探着对自己儿子发出裹着建议的外衣的命令,以往商承琢或许会沉默,会用拖延来消极抵抗,但这一次,他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回应,回绝了商正则,于是谈话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
几天后,一位优雅温柔的女性,给他打来了电话,语气柔和,却字字句句都透着商正则的意志。
“承琢,有些话其实不该由我来说,但是我也是没有办法,那个叫瞿颂的女孩……听说很优秀。但是你要知道,未来你需要的是一个能在事业上、在社交场合真正帮到你,门当户对的伴侣。一时的吸引,当不得真,你爸爸最近心情不太好,你稍微收敛些,别太惹他生气,好吗?”商承琢握着手机,没有反驳这位性情温和的继母,只是沉默地听着,最后低低地"嗯”了一声,便挂了电话。
这种来自商正则的压力,无形却无处不在。它并不会直接反对自己和瞿颂交往,却一直用一种高明的方式,试图剥离他正在构建的、脱离家族掌控的自我。
否定他的项目,否定他选择的朋友圈,进而否定他选择的恋人。这些压力和暗示,反而像催化剂,激起了商承琢骨子里更深层的叛逆,他不仅没有如商正则所愿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他频繁推掉家族安排的、带有社交性质的聚会,哪怕对方是某个重要合作伙伴的千金。
他甚至开始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刻意违背商正则过往的教导,用一种近乎沉默的、却无比坚决的行动,宣告着自己的独立和反抗。这种脱离掌控的迹象,让商正则感到了不悦,他不再通过温和的暗示来传递模糊的信号,而是采取了更直接的方式。在一个深夜,商承琢接到了商正则秘书打来的电话,秘书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恭敬,措辞严谨,传达的意思却冰冷而清晰:“商总让我提醒您,年轻人追求个性可以理解,但需要有分寸,您不应该也不能,被一段不合时宜的关系,或者一个看不到明确商业回报的项目,束缚住手脚,偏离既定的轨道,希望您能慎重考虑,做出最符合您身份和长远利益的选择。”
电话挂断,商承琢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路灯晕黄的光圈。他明白这不再是暗示而是最后通牒,商正则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接下来的恐怕不会仅仅是言语上的提醒了。他可以不在乎自己,但他不能拿瞿颂的前途、周瑶仪的保研资格、陈建州他们的未来去赌。
他太清楚商正则的手段,那种不见血的碾压足以在无声无息间毁掉几个学生多年奋斗的成果。
随着项目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观心团队规划了最后一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