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金色柏林> 破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破例(1 / 4)

第61章破例

十一月中旬,开麟的项目顺利收尾,成果比预期更好,开麟那边在结算时毫不吝啬,付款也十分爽快,她紧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下来。拿着到手的资金重新装修工作室,顺便给窦妙和林遇放了个小长假,自己也正好可以休息一会儿。

接到宁渡云的电话,是在一个万里无云的上午。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明亮得有些刺眼,陌生又熟悉的声音从手机那边传出时,宁酒罕然愣了下。

对于这位姑姑,她的印象仍停留在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条件艰苦,宁渡云却是标准的尖子生,凭着成绩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如愿获得奖学金去了佛罗伦萨音乐学院读书。

她确实很优秀,因为很早就出国的原因,成年后的日子里与家人当面见面的机会愈发稀少,后来在京市立足,工作繁忙得几乎没有空闲,和宁轩的联系就渐渐变成了隔着屏幕的视频通话。

这次来电话,实属意料之外。

“是小酒吗?”

时隔将近三年再听到宁渡云的声音,宁酒的语气是未来得及掩饰的惊讶。“姑姑,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宁渡云这次打来电话,确实有事想要和宁酒沟通。京市近期有一个颇受瞩目的心理研究项目,需要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评估与干预模型,她听说宁酒在和开麟合作时,把庞杂的数据处理得清晰高效,正好契合他们项目的需求,于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她。

除此之外,宁渡云其实还有另一层心思。今年是她第一次作为总负责人统筹京市最具代表性的京源新年演奏会,她希望宁酒能亲自来一趟,一方面聊聊合作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能见证她人生中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小酒,我是真心希望你能来,无论是因为那个心理项目,还是这场演奏会。"电话那头,宁渡云的声音放缓了几分,带着足够的郑重与真挚,“如果你能来京市,我会很高兴的。”

电话挂断,宁酒望着窗外的川流车影,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去。里面夹杂着许多原因,最深层的也是最不想提及的大概就是下意识逃避某人。

从沪市到京市的航班穿越云层降落,宁酒随着人群下了飞机,很远就看见接机口站着一个穿着极为干练的女人。

一身深灰色收腰大衣,线条利落,搭配简洁的黑色高跟鞋,几乎是在宁酒望向她的同一时间,宁渡云潇洒挥手。

“好久没看到你了,"她一边接过宁酒的行李,一边半开玩笑,“正好,来京市的第一站就由我做东。”

出了机场,立刻被城市的声色包围。高架桥一层叠一层延伸,车流如织,街头巨大的广告屏幕不停闪动,车站的广播与人群的脚步声混杂在一起,空气里带着初冬的干冷。

与江城的小桥流水与沪市夜晚的灯火璀璨相比,这里的车马纵横更显规整宽敞,喧嚣中带着一份松弛与自成章法的秩序。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的,感受到这个城市真实鲜明的脉动。这就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城市。

这个念头在宁酒脑海中一闪而过,她随即懊恼地蹙了蹙眉。从秋到冬,距上一次和他见面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他们彼此默契地谁也没有主动联系,可怎么才到京市的第一天,自己就又想起那个人?明明来这里的初衷恰恰相反才对。

宁渡云在市中心的公寓,就在京源演奏厅的旁边。车子驶入市区,她言谈间也顺势提起了先前电话里提到的项目,她一位同事的丈夫恰好是京大的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专攻身心心医学,最近正在推进一个关于躯体化反应的心理干预攻目。

这类项目需要大量的临床问卷和行为数据来支撑,尤其是要将患者在睡眠、心率和压力水平上的细微波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再通过模型去捕捉潜在的心理模式与触发因素,教授的团队在理论和临床上各有专长,却在大规模数据方面始终力有未逮。

“蒋教授前段时间和开麟那边有过接触,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你处理数据的方法,"宁渡云侧过脸,透过后视镜望向宁酒,“他提到你的时候,我起初还有些惊讶,但等我自己去看了那些数据处理的成果,才发现这完全不像是刚入行的学生能完成的。小酒,你真的很棒。”

说到这里,宁渡云语气带上几分亲近的热情:“你在京市这段时间就住在姑姑家好了,我家正好有一个客房,算不上豪华但也宽敞安静,应该够你休息。宁酒还没来得及推辞,车子已经拐进市中心,京源演奏厅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旁边就是宁渡云的公寓。进门稍作安顿后,宁渡云打开电脑,替她接通了与蒋教授的视频。

屏幕另一端,蒋教授戴着金属边框的眼镜,神色专注,大致向宁酒介绍了现在正在推进的研究方向。

“我们接触到的躯体化反应,大部分都是因为情感上的剧烈波动引起的,”他说道,“比如突如其来的分离,长期的抑郁,至亲的去世这些心理冲击往很无法直接排解,就会通过失眠、胸闷或更严重的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宁酒听着,不由自主想起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些案例。她对这类病症的基础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却没想到能被研究得如此细致深入。将自己心中的顾虑说出后,蒋教授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