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晋江更新
第七章端倪
随昭元帝出征的太医和军医,医术最厉害的那些已经在战争中身亡,剩下的一些虽然还活着,但不被允许给昭元帝把脉。如今主要负责为昭元帝诊治身体的都是沧北当地的名医。
对于昭元帝的隐疾在被判死刑后出现恢复的迹象,他们把原因归功于昭元帝的伤势恢复情况超出预期,而且这个隐疾的产生不全是身体性的,更多是心因性的,简单来说,就是昭元帝的身心受刺激过度,之后又过不了心里的坎导致不行。姜璃的存在让他的心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纾解。但昭元帝的隐疾并没有好全,只是病情有一点好转。他没有急着证明"自己又行了"而乱使用相关部位,选择循序渐进,持续观察和感受无疑是正确的。
医者认为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顺其自然。
撇开昭元帝不正常的情绪部分,萧长青宠爱姜璃除了为了孩子,又多了为了治疗隐疾的理由。
在王顺成等人眼中,哪怕姜璃只是珍贵妃的代替品,也是目前无人能取代的代替品。
不过除了姜正,谁也不敢在昭元帝面前讨论关于姜璃的话题。作为宫人只能不带一丝感情色彩地向昭元帝如实报告姜璃的一举一动,不能涉及她长相才能、言行举止的好与坏。上一个敢在昭元帝面前蛐蛐姜璃粗鄙的宫人被骂“主子岂是尔能议论的",之后不知所踪。
姜正出身天水姜氏,人品放在那里,又是一生坚持直言不讳,宁死不屈的硬骨头,是昭元帝特意找来警惕自己行差踏错的。因为姜璃肚里的孩子金贵,为了昭元帝日后的归朝,姜正极为关注姜璃和她肚里的孩子。
既然他敢管昭元帝和他的宫妃,昭元帝提出一个建议,让姜正认姜璃做义女。姜璃是普通农家女出身,却有可能成为昭元帝唯一的皇子的生母,未来的皇太后。其中一个可能性是,只要她活着,将难以避免地对未来皇帝和朝局产生影响力。以她的才干和经历,恐怕无法胜任那么重要的位置。但若有姜家这个也家大族保驾护航,情况又不一样。正好姜璃姓"姜”,能与姜家联宗。姜正”
为什么说皇帝都不要脸呢?姜正会流落到边关,一辈子过去不得志皆拜昭元帝父子所赐。好不容易昭元帝终于赏识他了,又逼他为他的新宠抬轿子。姜正是考虑到日后的政局,加之受皇帝冷落多年,即使本性不改,处事到底多了几分圆滑,才没有严词拒绝。
他提出见姜璃一面。
昭元帝不允。
姜正”
姜正低不了这个头,硬邦邦道:“皇上,不知娘娘品性,恕微臣无法答应您的提议。一来微臣仅是微臣,无法代表姜氏冒认族人,二来微臣也不能接受品行不端之人认入家中门墙,损我姜某名声。”昭元帝道:"姜氏是个好的。”
姜正道:“微臣必须亲见,亲眼判断。”
昭元帝道:“不行,她不见外男。”
君臣僵持住了,谁也不肯让步。昭元帝很想喊人把他拉出去打板子,但也知道这件事还是得姜正心甘情愿才行。
姜璃被关在林中农舍好几个月,天天对着相同的人,忍到肚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实在受不了,很想外出走走。
她从小到大都不是文静的性子。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有四个兄弟,家里管束不严,小时候跟着兄长们上山下田玩耍,稍大了就带弟弟们到处跑,后来还跟着母亲卖菜送菜,一直活跃得很。刚被接到这边惶恐不安,但萧长青对她的宠爱让她放下心防。
她围着萧长青转了三天,吱吱喳喳地说了许多她以前外出期间发生的趣事。萧长青微微笑着听着,冷不丁问:“刘子临不是你的兄弟,你为什么跟他出去玩?”
姜璃卡住,一脸摸不着头脑:“我有提过临哥吗?”萧长青肯定点头。
姜璃有些小心道:“我直说了你不能生气哦!临哥是刘秀长家的童生儿子,本来我家与他家说好,等临哥及冠了我们就定亲,所以啊,偶尔我会跟他一起玩,不过每次我娘都会叫我的兄弟跟着,盯着我们,跟防贼似的。”萧长青道:“如今你还念着他?”
姜璃指指自己的肚子,无语道:“我快给你生下儿子了还念着他做什么?”她摆摆手继续问,“七夕了,你到底答不答应陪我出去逛逛?”临颍县每逢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甚至在战时也要举办,可见当地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
姜璃跟家人们每年必逛乞巧节夜市。每当这个时候姜父姜母会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银豆子,让他们尽情去玩。姜璃想到乞巧节的盛况都忍不住激动起来。萧长青问:“以往的七夕节,刘子临陪你逛过乞巧节夜市吗?”姜璃机灵道:“没有单独陪过,你是第一个单独陪我逛七夕节的男人啊!”“没骗我?”
“绝对不会骗你。”
萧长青仰头想了一会儿,问:“真的那么想去?”姜璃紧张地揪着他的衣袖,点头如小鸡啄米:“想去,想去!”如今萧长青的伤势已经痊愈,对沧北军政的收拢基本完成,清理泰安王派过来的探子和刺客也得心应手。他总是缩在农舍里休养也开始厌烦了。姜璃怀胎的月份大了,但除了肚皮如西瓜般凸起,人几乎没什么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