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晋江更新
第十二章手段
宗正寺代表皇家宗室,泰安犯下那等罪行,宗室还想让他顾及皇室颜面,息事宁人,掩盖丑事。
在他们看来,只要坐在大雍皇位上的仍是李家人,同为太祖皇帝的子孙后代,就不是一件大事。谁叫昭元帝当时“死”了呢?即使他是被泰安暗中谋害的,但成王败寇,一向如是。
昭元帝不重要,不管他前半生做得有多好,都是他的自我认为、自我感动,事实上他对所有人来说都并非不可或缺。他曾经以为的真心实意不过是假象,等他一“死,一切原形毕露,每一个人都转身就走。萧长青在边关保家护国,被暗算受重伤,险死还生,清醒后听着一个接一个的噩耗,已经愤怒绝望无力过了。回到上京,回到皇宫,面对朝堂,面对后宫,又再一次重复这些感觉,而且更直观,更赤.裸裸。先帝和先皇后在世时,时人皆称赞他这个太子聪颖热诚,仁厚正直,稳健持重,他不宏才大略,他不阴沉冷酷,他总是怀着信任与真心待人,他有满腔的感情,回身却发现一一
世间不值得。
萧长青看着躺在他身下的姜璃。她正高兴着,立刻朝他笑得很甜,软乎乎说"长青哥哥,我最喜欢你了”。萧长青该把她带回后宫,如今却觉得那地方配不上她,也担心进了宫,她会变成他不认识的模样。萧长青暂时打消了让姜璃和启儿进宫的念头,只时不时出宫到姜家与他们母子相聚。
姜正救驾有功,被封为景阳侯,提拔到御史中丞的位置,辅政,掌监察权,得到昭元帝的重用。
同样得到重用的还有萧家大房嫡次子萧瑜,因为生母是小妾扶正又早逝的缘故,他在萧家一向不得志,直到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昭元帝看中,选为伴读,才有了后来的风光。他忠于昭元帝,为此甚至不惜脱离家族,自立门户。昭元帝和景阳侯君臣相得,偶尔和下值的景阳侯一同回姜家,由萧琦率禁卫军护卫,态度之亲近,令人侧目。
萧家和钟家在朝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两家的合作本是基于利益。幽庶人登基后把萧家视为昭元帝的旧势力之首,极力打压。钟妃暗中对萧家多有回护,连萧皇后与三公主能安然无恙,多少都是受了她的济。此事促成了两家的合作。他们想通过迎昭元帝回朝,得一些“拥立"之功。没想到昭元帝不信任他们,让两家的迎接扑了个空,丢了大丑。之后,萧家观望以昭元帝对钟妃的宠爱,能不能盖过她与幽庶人那迫不得已发生的一段,钟家也希望萧皇后能为钟妃在昭元帝面前美言几句。毕竞两人一共侍候了昭元帝多年,若非先皇后阻拦,钟妃才是昭元帝的皇后。萧皇后抢了钟妃的后位,和昭元帝的关系不冷不热,若非钟妃恭谨大度,礼让萧皇后,说不定她早被拉下后位。萧皇后和钟妃的和睦一向有目共睹。但这一回萧皇后不愿意配合,不但不帮钟妃,还落井下石。昭元帝发落了被幽庶人玷污过的妃嫔后,萧皇后重掌宫权,在后宫一支独大。萧家和钟家的联合顷刻摇摇欲坠。
被昭元帝冷待后,萧家的反应还算平淡,知道在迎昭元帝回朝一事上出了差错,甘心认罚。萧瑜虽然脱离家族,但仍姓“萧”。一笔写不出两个“萧"字,有他兜底,萧家仍是平稳的。
钟家则不成。钟家能跃升成为一流家族全靠钟妃,远不如萧家底蕴深厚。昭元帝传出死讯后,幽庶人窃位登基,钟家靠钟妃献媚新帝维持了权位,但新帝不中用,很快倒下了。昭元帝皇者归来,钟妃从国朝第一宠妃变成让皇帝头顶梁绿的妃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连同她所出的皇嗣一起被赶到皇家寺庙出家,吉日情分荡然无存。钟家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许多昔日的盟友趁机与他们切割。不过短短时日,钟家从门前车马喧变到门庭冷落。钟家派人悄悄与身在皇家寺庙的钟妃联系,想借钟妃之手,向昭元帝推荐她的侄女。这位侄女是钟家嫡女,才十四岁,正是最天真甜美的时候,比当年与昭元帝初相识的钟妃更漂亮,更惹人怜爱。钟妃欣然同意,手写了一封信交给钟家来人,指点侄女该如何吸引昭元帝。于是,某日,昭元帝下朝后路过藏书阁时,一条丝帕从天而降--原本该落在他肩上,等他拿下丝帕细看,能看到帕子上绣着一株秀气的兰花,还散发着沁人心扉的兰花香气,然后,他若有所感,缓缓抬头,对上一双秋水剪瞳,看到一位绝色少女,似曾相识,惊艳震动……
现实是,昭元帝察觉到有不明物体“袭”来,立刻警惕到极点,飞快退开!萧琦的反应也极快,上前一步抬手把昭元帝护在身后,另一手挥刀,快狠准地砍向丝帕,把丝帕砍落在地上,彻底不能用了。昭元帝和萧瑜看出“暗器”是一条丝帕,不约而同望向藏书阁二楼,只见有裙角一闪而过。
萧瑜要带人进藏书阁把丢丝帕的人揪出来,钟侄女已经先一步带着侍女跑出来,诚惶诚恐地跪下向昭元帝道歉,道她在二楼倚栏看书,不小心被风吹掉了丝帕,岂料惊扰到皇上,请皇上恕罪。她并不是故意冒犯皇上的。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娥眉淡扫,精致的小脸泫然若泣,可怜可爱,足以让天下大多数男人为之心软。
昭元帝的内心毫无波动,但脸色古怪,问:“这是钟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