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1 / 2)

第22章第22章

五点钟的清晨,天色还是黑得,村镇的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程英骑着自行车行走在雾气蒙蒙的村道间,大黄不快不慢地跟在车子后面,偶尔发出两声轻微的汪叫声,在空旷乡野中传得老远。

程英听见大黄的声音,偶尔停下车速,看看大黄跟上来没有。最后忍不住,让大黄坐在车后座后面,接着蹬着车子,快速来到了镇上的邮电所。

支局长早在邮电所等候多时,看到她来了,支局长道:“我还以为你睡过了头,要迟到,或者心生退堂鼓不来了,现在来看,时间刚刚好。喏,桌子上左边的报刊、信件、还有包裹是你这次跑邮要送的,报刊有十五份,信件三十八封,八份包裹,其中有一封信、一份包裹是要送去阿依山的普苍寨,那里住着少数民族一-苗族,你爸跟你说过那边的情况没有?”“说过了。“程英把大号邮包打开,把放在邮电所正门大木桌上,属于她的报刊、信件包裹等东西,分门别类,一一装进邮包多个不同的小包袋里。昨天下午她带着大黄回到清水村程家,找到程建同,说了大黄的事情,程建同便对大黄说了一堆以后要跟着她跑邮的话,让大黄跟着她,接着又跟她讲了一堆跑邮的事情,讲了好几个小时。

程建同说的,无非是哪个村儿的哪位老人家身子骨不好,哪位不识字,需要绕道多跑些路到他家,又或者要念信给她听,要么是某个村儿的某个人脾气不好,给他送信要小心,又或者要在哪个村相熟的人家住一…其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普苍寨。

程建同说到普苍寨的时候,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普苍寨的苗民是战乱时期从湘西那边迁徙逃难过来的一支苗族,那个寨子的苗民会下蛊,虽然没有人见过那里的苗民下蛊,但程建同就是坚信那里的苗民会下蛊,一直叮嘱程英,不要跟那里的苗民过多接触,送完信件包裹就走,不要停留,也告诉她许多苗族的忌讳,让她不要触犯了苗民忌讳的规矩。

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一直在优待普苍寨的苗民,普苍寨自成一个小社会,不像外面的其他村镇,遵循什么集体制度,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在自己的地盘里,除了每年上交必要的粮食税收,投递一些与外界联络的信件包裹,整个普苍寨的苗民很少外出,也很少跟外人交流,因此凸显的十分神秘。程建同摔下山的时候,很意外会有苗民救助他,还把他送了很远的地方,到了地势较为平缓,人群较多的清水村,让村里人救他的命。程建同往年给普苍寨送信、送包裹,不管天黑还是天亮,送了信件就走,绝不多停留。

他对普苍寨内里的情况也不太了解,只是本能觉得普苍寨的苗民都很神秘,且很危险。

不过那里的人救了他的命,他对普苍寨的苗民也很感激,昨晚一再跟程英嘱咐,到了普苍寨,要找到救他的几个苗民,代他向他们跪地磕头,表达救命之恩,又拿了自己多年所存的五十多块体己钱,让程英把那钱分给救他的苗民,以表示感谢。

程英把他给得钱放在了随身背得邮政斜挎包里,里面不仅有他的钱,也有她一部分钱,另外放了程雪给她的辣椒粉、小刀,她自己的军用匕首,外加一些洗漱用品,还有一个军用水壶,一些昨晚万淑慧给她捞得干饼、干粮鼓鼓囊囊一大袋。

旁边杨德海和另一个中年邮递员,都把自己的信件包裹装进了各自的邮包里,看程英一边收拾着自己的信件包裹,一边整理着报刊,杨德海忍不住问:“英子,你难道不怕吗?”

程英把所有东西都装好,背起沉重的邮包在身上,抬脚往外走,“怕什么?″

杨德海也背着邮包往外走,“下蛊啊,你不怕普苍寨的苗民对你下蛊啊,听说那里的苗民跟湘西的苗民一样,十分擅长制蛊、下蛊,他们要是遇上心仪的对象,为了留心仪之人在自己的身边,不管对方愿不愿意,直接给对方下蛊,让对方′甘愿′跟自己在一起生活,附近几个村落的汉人都挺怕他们。你是一个年轻姑娘,你还长得很漂亮,尽管你是退伍女兵,身手不错,可是在那种玄妙的蛊虫面前,你身手再不错,也是无济于事。”

程英骑上自行车,对着杨德海笑了笑,“杨叔,我爸给普苍寨送了二十多年的信件包裹都没事,我只是接替他的工作,去给普苍寨的人送信件包裹而已,他们为什么要给我下蛊?现在是法治社会,国家再怎么优待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也绝不允许他们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吧?这点,请你放心。”杨德海欲言又止。

倒是另一位名叫赵刚的邮递员,忍不住说:“你爸当年第一次去普苍寨送信,就被那里的苗民下了蛊,好几年身体都不舒服,后面可能是看他只是一个这信的,对他们寨子没什么威胁,那里的苗民才给他解了蛊。”程英楞了一下,“普苍寨的苗民给我爸下过蛊?我爸怎么没跟我说过,那些苗民为什么给他下蛊?”

“这……“赵刚说不出个所以然。

杨德海叹了口气说:“这事儿我原本是不想跟你说的,你爸不提,我也不好说,不过都到这个节骨眼儿上了,我还是给你说两句。你爸当年给普苍寨送信的时候,还是一个长相十分英俊的大小伙儿,虽然他那个时候因为参加了抗m援朝,弄瞎了一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