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41章 电影天才许关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电影天才许关文(1 / 2)

许关文,毕业香江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系,大学期间兼职去夜校教书,并进入无线电视台工作。

担任过《星辰杯校际问答比赛》节目主持,还参与了《欢乐今宵》的幕前和幕后工作。

1971年,许关文和弟弟许关杰一起出演综艺喜剧节目《双星报喜》,节目开播后创下当年香港电视的最高收视率,成为香江电视史上娱乐节目的经典。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去年,被导演李翰祥选中,加入邵氏公司,主演首部电影《大军阀》。

电影上映,恰逢香江海底隧道通车。许关文灵光乍现,竟身着军阀戏服,领着“十三房姨太”招摇过市,驱车穿行新隧道!

这出绝妙噱头,瞬间引爆全城话题。

《大军阀》以荒诞喜剧之姿,犀利剖开北洋军阀愚昧专横的嘴脸,不仅狂卷票房400万港币,打破功夫片垄断,成为当年的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

这扇门一开,便照亮了许关文未来二十年的星光大道。

然而,演员的荣光已无法满足他。今年,许关文决意蜕变,他要成为编、导、演一体的电影作者。

呕心沥血之作《鬼马双星》剧本,被他郑重呈至邵六叔案前。他更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要求:与邵氏合资拍片,平分利润!

这无异于在邵氏帝国的基石上凿洞!邵逸夫慈善慷慨,治厂却以“铁腕悭吝”著称。

彼时的邵氏,是自给自足的大片场王国,从剧本到放映,从片场到明星,皆如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

导演明星,不过是拿固定薪水的“员工”,拍戏才得些许薄酬。

许关文竟想染指利润?

邵六叔眼中寒光一闪,此风绝不可长!他拍案而起,以“剧本粗劣不堪”为由,断然封死了这条路。

冷水泼头,许关文却未熄灭心中火种。他怀抱《鬼马双星》,踏上艰难的叩门之旅。

嘉禾、独立公司、制片人……迎接他的,是无数紧闭的大门、敷衍的推诿、冰冷的拒绝。希望如风中残烛。

这日,他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刚结束又一轮无果的会谈。弟弟许关杰、许关英早已等候多时。

“大哥,有转机吗?”许关杰急切问道。

许关文苦笑摇头,表示没有转机。

“大哥,这有个新闻,我觉得是我们的希望。”

这时,许关杰默默递过一份报纸,指尖点在一条醒目标题上:“金公主院线震撼革新!

即日起废除‘包底制’,全面推行‘分成制’!力挺电影人,敞开合作大门,提供资金支持!”

许关文的目光如鹰隼般攫住那几行字,呼吸陡然急促。

他一把夺过报纸,贪婪地逐字扫过,每一个字都像火星溅落在干柴上。死寂的客厅里,只听见报纸翻动的沙沙声。

终于,他缓缓抬起头,疲惫的眼底骤然迸射出灼热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久违的、带着锋利野心的笑意:

“收拾一下。我们去会会这位‘金公主’!”

………

陈耀豪没有想到,自己的豪言壮语,吸引到许关文这位电影鬼才。

当他接到丁新荣的汇报时,就决定和他在半岛酒店见面,他也好奇这电影鬼才到底长什么样。

半岛酒店的茶餐厅,陈耀豪正在翻阅《鬼马双星》的剧本,

茶桌的对面,许关文坐在中间,许关杰和许关英分坐两旁,兄弟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陈耀豪脸上,试图从那平静无波的表情中捕捉一丝信号。

许关文深吸一口气,眼前这位“报业大王”出身的院线新主,与他见过的所有电影大亨都不同。

没有邵六叔那不怒自威的压迫感,也没有嘉禾邹生那种老牌巨头的矜持,陈耀豪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带着一种审视的好奇。

他刚刚宣布的废除包底制、推行分成制,如同在死水潭里投下巨石,让无数像许关文这样怀揣梦想却四处碰壁的电影人看到了一线生机。

陈耀豪终于合上剧本,抬起头。他没有立刻评价剧本,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许先生,为什么不去找邵氏或者嘉禾?他们的资源更雄厚。”

许关文已经没有退路,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说道:“邵氏只想让我当员工,嘉禾让我排长队等机会。

我不想只拿死工资,也不想干等着。我的戏,必须我说了算!赚的钱,我也要分一杯羹!”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补充道:“我要的不只是在你这里放电影,是真正的合伙。”

“合伙?”陈耀豪饶有兴致问道:“怎么个合伙法?许先生不妨说得更具体点。”

许关文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条件,瞬间感到手心微微出汗,但声音愈发坚定:“《鬼马双星》,我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主演。

金公主负责出钱投资和发行,占股五成。最后票房赚的钱,我们五五开。赚了一起分,赔了也一起扛。”

他抛出了核心条件,如同赌徒亮出底牌。许关杰和许关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是他们兄弟反复商议后能接受的底线,也是被邵氏和嘉禾嗤之以鼻的“非分之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