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春节前夕。
陈耀豪在家中随手翻开报纸,一眼就瞥见了牛奶公司旗下0K便利店“十店齐开”的整版报道。红底金字的广告气势十足,在节前的喜庆氛围中更显得格外刺眼。
那时他正休假,只是透过电话和庞志鸿简单提了两句,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正月年初八,2月7日清晨,陈耀豪一身新西装,步履从容地踏入维港中心。
“陈生,新年好!”
“恭喜发财!利是逗来!”
员工们纷纷上前拜年,他也含笑回应,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封封早已备好的利是派发,气氛融治热闹。才在办公桌后坐下,门外便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7-11便利店总经理庞志鸿快步走入,神色紧绷,额角甚至渗出细汗。
陈耀豪抬眼一瞥,已心中有数,直接问道:“是不是牛奶公司那边又搞了什么?”
庞志鸿一愣,不禁暗想:老板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
他稳了稳呼吸,汇报说:“昨天好几家供应商同时找我摊牌,说惠康发出最后通牒:要继续供他们,就不能再供我们。有的直接讲明,做完这个月就停我们的货。”
“二选一?”陈耀豪语气一沉。
他靠向椅背,想起前世所见平台战争的惯用手段,没想到七十年代的香港商界已有如此打法。眼下这些供应商多数手握商品独家代理权,姿态强硬。
全港超市不足百间,惠康就占四十间。他们自然不敢得罪这头大客户。
幸好多数人还留了些情面,答应多供一个月,算是给了缓冲期。
“你原先打算怎么应对?”陈耀豪语气平稳地反问。
“我们正在紧急寻找新货源,也打算加深与郭氏兄弟的合作,尤其是米面粮油这一类。”
陈耀豪沉吟片刻,开口道:“找新供应商可行,但更关键的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供应体系。”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维港风景,继续说道:“对于那些规模不大、但有潜力的本地供应商,我们可以考虑签长期订单,甚至预付三成货款,扶他们上马。他们成长,就是我们未来的底气。郭氏兄弟可以合作,但不能被他们掐住喉咙。同一类商品至少要开发三家以上供应商。大宗商品尽量直接对接厂家,减少中间环节。”
庞志鸿有些迟疑道:“但这样操作,资金周转恐怕会非常紧张。”
“钱的事我想办法。”陈耀豪转身,语气斩钉截铁说道:“你要让那些犹豫的供应商清楚:今天他们选择退出,将来我们的大门,也不会再为他们打开。”
“明白,陈生。”庞志鸿郑重地点头,眼中终于有了几分底气。
待庞志鸿离开后,陈耀豪片刻未停,径直拿起电话拨通了廉辉的号码,语气沉稳:“廉辉,来我办公室一趟。”
不过几分钟,廉辉推门而入:“陈生,您找我?”
陈耀豪没有寒暄,单刀直入道:“之前交待你暗中调查和记洋行,现在情况如何?”
廉辉显然有备而来,迅速从公文袋中取出几页文件,压低声音汇报:“陈生,和记表面风光,实则危机四伏。
虽然之前通过我们注资暂时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他们还有数笔大额债务未能解决,传言债权人已失去耐心,正考虑向高等法院申请对其破产清算。”
陈耀豪目光一凛,嘴角却微微扬起:“果然如此。”
他想起日前汇丰大班沈弼那意味深长的提醒,此刻一切都说得通了。汇丰银行早已盯上这块肥肉,那句警告,分明是要他知难而退。
而祁德尊主动找上门来,恐怕也不是真诚合作,而是打算在沉船前再卖一轮资产、找几个接盘者。局势已然清晰,陈耀豪几乎没有犹豫。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眼中闪过一丝商人的精明,说道:“廉辉,你去约沈弼先生,就说我请他喝茶。”
他语气忽然一转,声线压低,说道:“再去选一尊金佛,大约一公斤重,要庄严些的。”
廉辉微微一怔,但迅速恢复如常,郑重地回应道:“明白,陈生。我这就去安排。”
沙田火炭。
荣耀产业园区。
自《贪吃蛇》街机游戏上市以来,整条生产线便昼夜不息。
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焊光闪烁,二十四小时运转如常。
加之电视机、空气炸锅、电风扇和红牛饮料等多个产品线同时投产,物流车辆川流不息,整个园区俨然成为一座永不停歇的制造堡垒。
陈耀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一片繁忙景象,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笑意。
“噔噔噔”
办公室门被敲响。
“请进。”
他转过身,见张年华与徐智渊并肩走入。
“陈生。”
“陈生。”
“坐。”陈耀豪走回大班椅前坐下,问道:“现在园区内共有多少员工?”
张年华与徐智渊对视一眼,答道:“我们自有员工约三千人,加上各家供应商派驻人员,总数已突破四千。”
“很好,距离“万人产业园’的目标又近了一步。”陈耀豪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