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震惊全港(3 / 3)

过这个陈耀豪也确实厉害,这次蛇吞象,居然真能吃得下!”旁边卡座,一个穿着衬衫、像是文员的年轻人加入讨论:“我爸爸以前买了些和记股票,被套牢到现在,这次可能真的有机会翻身了!陈生搞地产和零售这么厉害,肯定会有作为的。”

他对面的朋友则显得更冷静,分析道:“别高兴得太早,先看清楚情况再说。祁德尊不会这么容易放手的,看看后面会怎么样吧。”

在湾仔的菜市场,几位主妇一边挑拣着青菜,一边交换着最新鲜的八卦。

“你知不知道啊,报纸说那个年轻人陈耀豪,用几亿就买下了整个和记呢,钱多得不得了!”“真是想不到啊,祁德尊这么多年,哎,也挺惨的。”

“有什么惨不惨的,他们有钱人的游戏而已!我们还是关心一下明天的菜价比较实在!”

在北角开往箐箕湾的电车上,几个老街坊偶然相遇,抓着扶手也能聊起来。

“这次汇丰也挺狠心的,直接帮祁先生“退休’了。”

“商场如战场嘛,哪有什么情面可讲。只是没想到是个年轻人胜出。真是后生可畏啊!”

“是啊,看来以后都是华资的天下了。”

从金融精英汇聚的中环,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街巷,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和记黄埔”、“陈耀豪”、“汇丰”和“祁德尊”。

这桩惊天并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财经新闻,成为了一起标志性的社会事件。

它让普通人清晰地感受到,香港的天空正在改变,一个更加激烈、充满机会与不确定性的新时代,正伴随着报纸上油墨的香气,真切地到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祁德尊如同困兽般四处奔走。

他向上市公司合并委员会提交冗长的申诉材料,在港府官员的会客室里反复陈情,甚至试图通过媒体唤起公众同情。

然而,在汇丰银行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之下,他所有的努力都如同石子投入深潭,仅激起几圈涟漪便彻底沉寂,最终只沦为报纸角落一则则“祁德尊再度申诉未果”的花边新闻。

与此同时,陈耀豪却显得气定神闲。

虽然也在等待委员会最终的裁定,他却并未让自己陷入焦灼的等待。

一个阳光和煦的上午,九龙佐敦谷一片空地上彩旗招展,“陈振南慈善基金会援建佐敦谷小学捐赠仪式”的横幅格外醒目。

陈耀豪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与汇丰大班沈弼并肩站在镁光灯前,手握金铲,为项目奠基培土。两人笑容满面,手握在一起,任由记者们拍照,俨然一幅亲密无间、致力公益的商业领袖形象。仪式结束后,记者们蜂拥而上,长枪短炮对准了陈耀豪:

“陈生,请问您选择此时进行慈善捐赠,是否想对冲外界对和记黄埔并购案的负面舆论?”一位女记者语速飞快地提问。

陈耀豪面带微笑,应对自如:“慈善是长期事业,与商业决策无关。爷爷一直教导我们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孩子们的教育,不能等。”

回答得滴水不漏,赢得现场一片掌声。

“沈弼先生,汇丰银行大力支持此次并购,是否意味着未来华资将在香港经济中扮演更主导角色?”另一名记者将问题抛向沈弼。

沈弼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汇丰的支持始终基于商业逻辑本身。我们相信陈耀豪先生的能力,他能带领新的和记黄埔创造更大价值,造福所有股东。这与资本背景无关,只与能力有关。”

人群稍散后,在临时搭建的贵宾休息室内,陈耀豪为沈弼斟上一杯红酒。

“沈弼先生,这次多谢您鼎力相助。”陈耀豪语气真诚。

“互惠互利,陈生不必客气。”沈弼举杯示意,目光锐利而冷静,说道:“委员会那边不用担心,程序会顺利走完。”

陈耀豪从西装内袋中取出一份制作精美的文件夹,轻轻推到沈弼面前:“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务必收下。”

沈弼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股权赠与协议的摘要,清晰地标明将转让和记黄埔百分之五的股份至其指定的代持机构。

即使是见惯大风大浪的沈弼,眼角也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

这份“厚礼”的价值与诚意,远超寻常。

他合上文件夹,举杯与陈耀豪轻轻一碰,一切尽在不言中。

“合作愉快,陈生。”

“合作愉快,未来会更好。”

然后,两人默契的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