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也跟着轻叹一声,心里有些怅然。
但她没有多言,只是利落地收拾起残局,随后安静地离开了办公室。
李家成在情绪平复之后,将总经理周千和叫了进来。
“老板,您找我。”周千和走进办公室,隐约嗅到空气中残留着一丝熟悉的气息,但他没多琢磨,一如往常地恭敬问候。
“千和,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谈。”李家成语气缓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周千和闻言脸上浮现出笑意,以为公司又迎来了新的重大项目,便积极回应说道:“请老板指示。”李家成闭上双眼,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说道:“汇丰已经决定,把华人行卖给和记黄埔。”和记黄埔?
那就是说,汇丰银行选择了陈耀豪,而不是长江公司?
周千和一时之间难以相信,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这几年长江公司费尽心思经营、多方打点,眼看就要将华人行纳入囊中,如今却要眼睁睁看着它落入他人之手?
这怎么可能!
“老板,沈弼这根本是背信弃义!我们难道就这样放手吗?”
“那你觉得,我们还能怎么做?”李家成淡淡反问。
“这……”周千和语塞,一时说不出话来。
的确,以长江公司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敢与汇丰银行正面冲突。
“我也只是提前告诉你一声。”李家成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
“在香江做生意,终究不能违背汇丰的意愿。这几天我会飞一趟加拿大,公司这边你务必盯紧。”汇丰既然靠不住,那就只能另谋出路。或许唯有付出更大代价,争取加拿大银行的支持。
虽然这次李家成只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但他想飞的心,从未死去。
几天后。
维港中心大会议室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一场备受瞩目的记者招待会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会场内,镁光灯不时闪烁,映照着记者们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面孔。
长枪短炮般的摄影器材密密麻麻地架设在后方,几乎挤占了所有可用空间。
粗略估算,到场的媒体机构竞有数十家之多,几乎囊括了香江所有主流报刊、电视台以及几家国际通讯社驻港的分支机构。
这种阵仗,通常只会在极为重大的消息发布时出现。而这一切,都因为今天的主角是陈耀豪。在场的资深记者们都清楚,这位和记黄埔的掌舵人从不轻易召开记者会,一旦召开,必然有石破天惊的消息宣布。
他与媒体关系素来融治,不仅因为他的新闻总有价值,更因他为人爽快、从不摆架子。
甚至每次发布会后都备有精心准备的伴手礼,让这群无冕之王在抢新闻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尊重。
就在会场气氛逐渐升温之际,入口处一阵骚动。
陈耀豪在梁宏陪伴下步入会场。
他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步伐稳健,脸上带着惯有的、略带自信的微笑走入会场。陈耀豪一边走向主席台,一边向相熟的记者点头致意。
才刚进场,就有心急的记者忍不住高声喊道:“陈生,今天又有什么大新闻要同我们分享啊?”这话顿时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附和。
陈耀豪也不恼,反而笑着朝声音的方向挥了挥手,声音洪亮地回道:“各位老友记,稍安勿躁。多大的新闻,几分钟后就知。
辛苦大家特意赶来,一会儿流程结束,各位别忘了去门口领一份心意,小小谢意,不成敬意。”他亲切又不失气场的回应,瞬间缓和了会场紧绷的期待情绪,也让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几分钟后,记者会准时开始。
陈耀豪在主席台正中落座,调整了一下话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相机快门密集的“咔嚓”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莅临。今天,我谨代表和记黄埔集团,在此向公众宣布一项重大商业决策:本公司已与汇丰银行达成正式协议,将全盘接手并负责重建中环地标一一华人行大厦!”
话音未落,台下已是一片低沉的惊呼声。闪光灯顿时疯狂地闪烁起来,几乎要将梁宏的身影淹没。陈耀豪略微停顿,似乎有意让这个消息充分发酵,然后才继续沉稳地说道:
“此次合作,标志着和记黄埔在核心商业地产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将倾注集团优势资源,将华人行大厦重塑为维港畔一颗璀璨的全新明珠。
更重要的是,这一宏伟计划,自始至终都获得了我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一一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汇丰的信任,是我们完成这一使命的信心基石。”
“鼎力支持”四个字,他说得格外清晰、有力。
这个消息太过震撼,完全超出了在场所有记者的事前预料!
华人行大厦项目牵扯甚广,其归属权一直是香江商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市场普遍的共识是,这与李家成的长江公司关系匪浅,甚至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