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但这把火,最终会照亮和记黄埔的前路,还是反过来将其灼伤,他不敢深想。
他只知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他必须把这份“足够漂亮”的报告,准时交到陈耀豪的手上。翌日。
维港中心。
梁终于处理完手头关于供股计划的文件,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准备下班。
这时,他的助理,一位年轻的姑娘,神色紧张地敲门进来,手里捏着一份还带着油墨味的报纸。“梁经理,您……最好看看这个。”她的声音有些迟疑。
梁宏接过来,是明天才会正式上市销售的《香江晚报》的提前样刊。
财经版的一个专栏被用红笔醒目地圈了出来,标题像一把淬毒的匕首:
《“财技”救不了和记黄埔:是资产重估,还是数字游戏?》
作者署名为“钟闻”,一个常见的笔名。文章措辞“辛辣老道”,直指要害:
“据悉,深陷债务漩涡的和记黄埔,为求脱困,欲施“五供二’之大招。然市场皆问,其股价已低残至此,小股东何来信心与余钱跟供?”
“更引人疑窦的是,消息人士透露,和记正伙同某著名财务机构,对其资产进行「激进重估’。尤其将其旗下诸多工业用地,以“未来变更规划’之空中楼阁预期进行估值,企图粉饰报表,拉高股价,为供股铺路。”
“此等“财技’,不过拆东墙补西墙之戏法,终需市场买单。若未来楼价不及预期,或规划生变,今日注入之水分,便是明日暴跌之祸根。投资者需擦亮双眼,慎防“价值陷阱’。”
梁宏的睡意瞬间一扫而空,后背渗出细细的冷汗。
文章虽然用了“据悉”、“消息人士”等模糊字眼,但指向性极强,时机也抓得太毒了。
因为正好卡在资产重估即将完成、供股计划尚未公布的敏感空窗期。
这绝不是普通股民的抱怨,这是有备而来的“狙击”。
对手非常了解内情,甚至可能知道获多利的参与。
“查一下这个“钟闻’是谁,还有,这篇文章的督印人是谁。马上!”梁宏命令道,同时抓起了电话。他的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几家关系密切的财经报纸主编,以和记黄埔公关部的名义,委婉地表示《香江晚报》的报道“信息严重失实,带有强烈误导性”,希望友报在跟进时能“保持审慎,多方核实”。第二个电话,他打给了廉辉,语气急促说道:“廉助理,我们资产重估的消息,可能漏了。外面有文章在狙击我们,重点就在土地估值上。你和获多利那边要有个心理准备。”
电话那头的廉辉倒吸一口凉气,刚刚和审计团队艰难达成的平衡,可能瞬间就会被这篇报道打破。最后,梁宏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不能直接要求《香江晚报》撤稿,那只会显得心虚。
他需要一套组合拳,来进反击。
关键时刻,必须得向陈生汇报。于是他匆忙来到陈耀豪办公室。
陈耀豪听完汇报后,也是一怔,但他还是迅速冷静下来说道。
“第一,立刻以公司发言人名义起草一份简短声明,核心就八个字:“程序严谨,符合准则’。不对具体报道做回应,只强调我们的专业和合法。”
“第二,联系和我们相熟的几位股评家,不是让他们吹捧,是请他们从“专业角度’分析供股集资对企业降低负债的积极作用,冲淡负面影响。”
“第三,准备好,明天开盘前,我们的声明必须见报。另外,查清楚是谁在后面放冷箭!”梁宏领命而去,办公室里只剩下陈耀豪一个人。
他走到窗边,夜幕下的香港霓虹闪烁,繁华背后却是无尽的杀机。
这篇报道只是一颗探路的石子。它试探市场的反应,更试探和记黄埔的应对能力。
如果处理不好,一旦供股计划正式公布,这类质疑便会呈排山倒海之势而来,足以摧毁本就脆弱的投资者信心。
陈耀豪在办公室踱步,必须得让股民相信投资和记黄埔,就是投资自己。
想到这里,他拔通张年华和徐智渊的电话交代了几句,才让的心多安定了几分。
正当他准备下班时,助理给他送来了今日份晚报。
陈耀豪随意翻了翻内容,没有想到一个消息让他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