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大明黑帆> 第9章 大秤分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大秤分银(1 / 2)

有船工来敲门。

林浅放下海图,闭上酸胀的眼睛,捏了捏眉心,叫人进来。

“舵公,卸货的伙计来了。”

舵公就是大明对船长的称呼,杀了原来的船老大后,船工们便用舵公称呼他。

林浅示意知道了。

出了船舱,只见周秀才和雷三响两人已经招呼着人卸货了。

其余船工也在船舱上帮忙搬运传递,井然有序。

福船都是用水密隔舱设计,船舱被木板分成一个个小舱室,卸货时要逐个舱室装卸,颇为复杂。

但好处就是,一旦某个舱室进水,不至于全船沉没,安全性比西方船高得多。

一个叼着烟袋吞云吐雾的老头,正指点着船工开启货仓的甲板舱门。

这人是船上的木匠,不会说话,大家都叫他哑巴黄。

见到哑巴黄,林浅心念一动,把他叫了过来。

哑巴黄满脸堆笑的走来,还没靠近,便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似乎全身都从焦油里泡过。

林浅从怀里拿出一页纸,上面画了个钢笔头的样子。

“照这个样子,做个竹笔出来,能做到吗?”

哑巴黄接过,扫了一眼,对林浅竖了个大拇指,这是夸他画的好。

林浅前世是做设计的,画画是基本功,学生时代时常去郊外写生。当然,借着画素描的借口,找几个女模特来欣赏,也是常有的事。

哑巴黄将图纸还给林浅,又拍拍胸口,示意没问题,而后便转身拿工具去了。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哑巴黄就拿着竹笔回来。

林浅接过笔,只见笔尖与他图上画的一模一样,握感也舒适。

林浅回房用笔沾着墨水随意写了几个字,落墨均匀,稍一用力,笔尖还能微微分开,体现粗细变化。

除了时不时需要沾墨水外,用起来与后世的钢笔几乎没有区别,比一枚银比索一只的羽毛笔好用多了。

林浅对哑巴黄道:“做的不错,以后做笔就靠你了。”

哑巴黄笑着拍拍胸口。

卸货一直持续了三四个时辰,才将全船货物卸下。

而后陆成记的伙计们,又小心的搬上来十几个大箱子。

林浅抽了几个箱子打开看,里面是码放整齐的银锭和银币。

这些箱子加起来,就是全部的货值了。

等箱子搬运完毕,已快到晚上了,林浅赏了每个劳工三枚里亚尔,劳工顿时喜笑颜开。

劳工走远后,太阳已垂落海面,海天间一片凄红。

众船工都目光炯炯的看着林浅。

“三哥,你带人去抬一箱银币来。”

“好!”雷三响中气十足的应了一声。

“二哥,你将船上的秤和账簿取来。”

“好嘞。”

林浅缓了缓,扫过其余船工,大声道:“所有人都上甲板,我们分银子!”

两炷香的功夫后,甲板上已准备妥当。

林浅和几个结义兄弟站在船艉,身前一个打开的箱子,里面盛满了比索,银光灿灿。

旁边放着从大到小的五六杆秤。

船工们围在周围,等候发钱。

“事先说好,银子给了谁,就是谁的。若有偷窃、抢夺之事发生,这就是下场!”

林浅说罢,一刀挥出,栏杆被砍掉一角。

众船工们无人说话。

“齐三。”林浅念到一个名字。

一个船工从人群中挤出,笑着上前,拿出个麻袋等着。

周秀才抓起一把银币放在秤上,而后不断加减,使重量在一百五十两上下,而后又用小秤仔细称量,确保不失毫厘。

称好后,林浅将银币倒进齐三的麻袋里,只听银币滑落,发出叮咚的清脆声响。

众人听到后都不由咽了口口水。

“之前说好一人一百两,多出五十两,是舵公赏的!”雷三响大声道。

齐三听了这话,想跪下叩谢,被林浅扶住。

“都是兄弟,不用跪拜。”

齐三哆哆嗦嗦的起身,抹了把眼眶,将麻袋扛在肩上。

周秀才在账簿上,叫齐三按了手印。

“钱五。”林浅又念下一个名字。

……

算上林浅和把兄弟们,船上一共有船员四十五人,合计六千七百五十两银子,共分掉了两箱多银币。

等分完银子,天色已经全黑。

拿银子早的船工,已上岸快活了。

分的晚的,只能回到船舱里,百爪挠心的熬上一晚,谋划着天一亮就去城里潇洒。

陆东主给林浅的银子,大部分都是马尼拉大帆船带来的银锭,为了防止输入性通胀,根据总督府的规定,银锭是不能在岛上流通的。

而林浅给船员们分的,都是作为吕宋法定货币的银比索。

目的就是让船员们多去消费,这银子来的快,自然去的也快。

林浅打算在马尼拉停泊一段时间。

名义上,是等待季风。

实际上,是为了让船工们,在马尼拉大手大脚的花销一番。

花销的差不多了,就要再挣,就和他这个海寇小团体捆绑的更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