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与“我”(1 / 5)

第32章与“我”

众人沉默,白发苍苍的沈夫子还算泰然,他捋着胡须,“好了,速去准备住处,秦大学士携出使官已抵达云州,,接下来听秦大人指挥便可。”跪地二人陡然心惊,神色大变,手指尖都在发抖。虚虚抬头望了一眼目光凌冽的秦道济一眼,赶紧磕头退下,麻利收拾住处。住处安排好后,一众官员很快接下了这个烂摊子,四处奔走,安营扎寨,施粥济民,重振城邦。

秦颂被安置在衙门休息了一日,翌日一早,沈夫子带她出门巡访。空寂的街道乱象渐渐恢复秩序,各处哨点已安排官兵驻守,衙门重新开衙理事。

城外躲藏的流民听闻镇北军回归驻守边境,陆陆续续回了城,城里人声逐渐恢复,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眼里依旧充满了恐慌,对外人的防备神色,彰显着这座破败城池的满目疮痍。

“秦道济是个聪明人,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书本经义,你学得很好,但云州城祸事,是大虞之难,百姓之灾,你踩着这片土地,就是最好的修习良机,明所学之道,才能悟心之所向。”

沈夫子年事已高,肩背瘦弱,却挺直俊逸,步伐不急不缓,声音不紧不慢,一派文人风骨。

秦颂头戴帷帽,身后跟着婢女护卫,走在萧条的街头,心情十分沉重,她好像被推着走向了与穿来这里之前完全不同的道路。“夫子,聪明与努力就能做到心之所向吗?我所学又能用在何处?”秦颂猜到了秦道济对她有所筹谋,却不清楚她到底让她做什么,她是女儿身,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可以拼尽全力去争,但她不明白她爹想让她争什么。沈夫子脚步顿了顿,望着灰暗的苍穹,沉思须臾,“这个问题,秦道济迟早会告诉你的。”

二人走到了城南的粥棚。

城里已经没了余粮,各家各户的粮食,包括城里的粮仓,田户的庄稼,均被洗劫一空,目前施粥的粮食,皆用的秦道济等人从京城而来自带的粮食。粥汤棚子在城南城北各支了两处。

“我们所带的余粮,悉数赈济了这些粥铺,也只够维持城中百姓最多十日勉强果腹,户部侍郎和少詹事已南下筹粮,眼下粮草是云州城最大的问题,若近迟运不来粮,十万镇北军也要跟着饿线肚子。”沈夫子眉头渐渐紧锁,带秦颂走巡完粮仓,又去了城防营,营账是新支起来的,陶窈与两名副官守着城防营。

见秦颂来,腿伤全然康复的陶窈明媚如阳,带着她在城防营转了转,“这里只有三千步兵,主要负责云州城的安危,听从秦大人差遣,我哥带着十万精锐在城外五百里扎营,这次我们不仅要把云州守住,澹州我们也要拿回来。”陶窈虽然身穿将士铠甲,实际上并没有将军身份,连个副官都算不上,只是个普通士兵,但她根本不在意身份,只恨不能立马上阵杀敌。秦颂看着她:"阿窈。你真好。”

陶窈眼睛一亮,拍了拍秦颂的肩膀:“还是阿颂有眼光!对了,今早听秦大人说,等北边稳定下来,就让我哥教你骑射,你知道的,我这点水平,确实教不了你什么,但我哥很厉害的,有他指导,你迟早比我还厉害!”秦颂面上笑着,心里却默默想着另一件事,秦道济的棋盘似乎渐渐清晰了。回到衙门后,秦道济已经在衙门忙了一天一夜,秦颂给他斟了一杯茶,劝他适当休息,秦道济摆手,“这云州城的烂摊子再不收拾,就要变天了。”秦道济愁云惨淡,秦颂睨着他手里的卷宗,尚未开口,门外慌慌慌张赶来一名小吏:“大人。”

“何事?”

秦道济今日已接到无数头疼的消息,已经对小吏慌慌张张的神色司空见惯了。

那小吏急报:“北蛮子又打过来了,陶将军抓到了混迹北蛮军里的陈裴之将军。”

秦道济头也不抬,“抓回来。”

那小吏小心翼翼道:“陶…陶将军已将其就地斩杀。”秦道济目光终于从卷宗上抬起头来,见小吏惊魂未定,他问道:“怎么杀的?”

“长枪穿膛。”

“带回尸体,枭首示众,陈裴之麾下所有士兵,带回城内,做后备调度。秦道济将书桌上一本折子递给那小吏,“再将这个,送回京交给都察院陆御史。”“是。“那小吏是个文官,从没见过这种场景,见秦道济这般淡定,也终于稳下心神,接下折子,麻利转身出门。

旁观全程的秦颂忍不住问:“陈裴之可是与北蛮军勾结,瞒报军情,养寇自重?″

秦道济揉了揉太阳穴,深深叹了口气,“不止如此,陈裴之竞能拦截官员密信,其手已经伸到了内阁中枢,云州之难绝非偶然,大虞危矣。”秦道济宵衣吁食,忙于书案,未与秦颂细谈陈裴之,又接到了黎予传来的借粮消息,出门而去。

午后,沈夫子考核过秦颂的策论,又在秦道济案台拿了几道卷宗交于她,让她看完后,与他清谈所悟。

得了任务,秦颂秉烛翻看起那几本卷宗,连续几日都是如此。北方的冬天很冷,这日夜里,屋内屋外都结了冰,后半夜又下起了大雪,半夜她被冻醒,睁眼却发现榻边坐着一道高大的身影。要不是秦颂从不大惊小怪,一定会被这道身影吓到尖叫。云浅不在身边,秦颂习惯一个人睡,但她怕黑,屋子里整夜点着一盏油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