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许克生起床后晨练,沐浴更衣,吃早饭。
他的生活一如既往,并没有因为科举受挫而寝食难安。
两世为人,他的心智已经被磨练的十分粗糙,
无论面前出现多大的坑,他都能安稳地生活。
东方出现了一抹亮光,许克生已经吃了早饭,拎着篮子出村了。
屯户在村南有私人的菜地,其中就有他一块,三分多地,周三柱帮着种的菜。
面积大、靠近水源的菜地,是百户、总旗、小旗他们的。
许克生的在大田边缘,向西五六十步就是官道。
过了官道就是左一百户所的屯田,已经有屯户在忙碌。
南面是栖霞山,树木稀稀落落,不少地方甚至光秃秃的,远不如夜里看有意境。
拔了几颗瓢儿菜,摘了几根嫩黄瓜,掐了一些韭菜花,
又薅了几个莱菔,就是萝卜。
很快菜篮子就满了,许克生直起腰准备回去。
一队骑兵在官道上疾驰而来,马蹄声隆隆,从官道上呼啸而过。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锦袍的小胖子,十五六岁的样子,
护卫也都衣着绯色的军服,携带弓箭、猎鹰、猎犬。
看架势是去深山打猎的,秋天了是动物最肥的时候。
官道上的行人拽着驴车、牛车,忙不迭靠边躲避。
鹰鸣,
狗吠,
马嘶,
官道上闪过一阵喧嚣,很快又归于沉寂。
同一片蓝天下,屯户们挥汗如雨,公子哥走马飞鹰,这就是生活。
许克生拎着篮子回去了。
~
刚到村口,许克生遇到董小旗家的牛车,
董小旗坐在车辕上赶车,他的妻女坐在后面车厢里。
董小旗促狭地笑道,
“你小子一大早就馋了?”
许克生没听明白他的意思,将篮子提高了一些:
“摘菜呢。”
董桂花躲在母亲身后,笑道,
“你又不下地干活,干嘛这么早摘菜?”
???
许克生有些迷糊。
又不是上香,摘菜还挑时辰?
董桂花伸手点点他的衣摆,
“看你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许克生低头看了一眼,长衫的下摆、裤子都湿漉漉的,沾了不少碎叶子、草棒子,鞋子也沾了不少泥巴。
董妻拢了拢灰白的头发,叮嘱道:
“下次等太阳出来,露水散了再去吧。”
“好的,婶子。”许克生明白了,拿了几根嫩黄瓜、萝卜,追着放在牛车上。
萝卜不是很辣,水分很足,蘸酱吃正好。
董小旗揶揄道:
“小杆子终于懂事了,知道给上司送礼了。”
董桂花靠在母亲肩上捂着嘴笑。
董妻笑着道了声谢,看了一眼黄瓜,惊讶道:
“这么嫩你就摘了?”
许克生这次有了底气,
“这样的好吃,再长就老了。”
董小旗打了一个鞭花,
“他那是公子病,跟咱庄户人不一样。”
牛车远去,许克生也拎着菜回了家。
~
许克生的早饭很清淡。
萝卜、黄瓜蘸酱,面饼,凉白开。
他已经逐渐忘记了上一世的奢华,习惯了乡村的朴素生活。
想到再过几天方主事要回来了,他有些兴奋,食欲大开。
简单用了早饭,收拾厨房,清扫了院子。
之后才烧水泡茶,进屋读书。
旭日高升。
金黄色的阳光洒落在书桌上。
许克生拿出书本、笔墨纸砚。
看着院子,他自言自语道:
“这几天很清静,希望今天也是如此,一个生病的都没有。”
拿起墨条开始研磨,同时在琢磨选的题目该如何开题。
一池墨汁刚研好,院外已经传来了重重的脚步声。
许克生抬起头,一个军汉已经进了院子,
“小秀才,俺的手腕扭伤了。”
许克生拿着医疗包出了屋,仔细检查了一番,幸好骨头没伤,只是扭到筋了。
开了一瓶药膏,让他自己回去涂抹,
又叮嘱他最近左手不能吃力,不然会落下毛病。
军汉答应着,拿着药膏走了。
看他离开的方向却是村外。
正是秋收的时候,一个壮劳力怎么能闲着。
许克生不由地长叹一声,心有怜悯,却又爱莫能助。
~
许克生刚回屋拿起毛笔,又一个屯户来请,老母亲腰疼,直不起腰,
屯户交代完病情匆忙下地干活去了,
老母亲在家候着,许克生直接去就行了。
许克生还来得及没动身,周三娘身边的王婶来了,请他给小猫看病,小猫食欲不好。
王婶还没走远,方百户的儿子方家骏来了,
百户身体不适,请许克生出诊。
许克生忍不住笑了,今天注定有一个忙碌的上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