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安排给端宁县主的奴婢,她的主子爷是东宫。
令窈心知雀儿怎么想的她,她以前不计较,是知道雀儿进了宫说是伺候姨母,实则真正的主子只有那位,而且雀儿以前是姨母的人。她没计较过雀儿把谁当成了主子,但她容不得雀儿私下的一言一行始终向着东宫。
“你不想去就放下,换穗儿进来。”
雀儿吓得脸色一白,忙请县主息怒,将那张字条收进袖子里就出屋了。
……
彼时东宫里千岁爷正在文书房见前朝的几个大人,文书房和东西暖阁一样,是千岁爷理政的地儿,崔净涣没资格在这时候进去打扰,就先将字条收了,也不敢看上面写着什么,只是出奇端宁县主头一回主动给东宫递东西,料想是要紧的事,不然端宁县主怕是巴不得和东宫分个楚河汉界。
文书房里
户部尚书陈广源去治理黄河,户部尚书的位子空缺下来,至今人选未定,黄河周边郡县灾情严重,田里的秧子被大水冲的只剩一片汪洋,滚滚黄沙,饿殍遍野,朝廷派遣官员赈灾,下发赈灾粮,搭建粥棚,林林总总出了钱,流民才算安稳下来。
两地今年的田税不用指望上交多少,太子爷又纳谏,减免了两地赋税,今年内帑税收又少了两三成。但这都是陛下也拍了板的事儿,就是有人想要说什么也得憋回去。
得知文书房的几位大人们出了东宫,崔净涣才敢拿着字条过去。守门的内侍进去通禀一声,崔净涣就被传进去了。
千岁爷案头还放着厚厚一摞子卷宗,崔净涣将袖中的字条送了过去。
只见千岁爷看完那张字条,本有倦色的眼底轻勾出了一缕轻笑,崔净涣心底暗暗惊异,千岁爷对待端宁县主总像换了个人,是他都忍不住想,千岁爷要准备何时把端宁县主纳入东宫,他要准备在东宫伺候一堆小爷爷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