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势、安稳度日,也是两人亲身感受过的——江南一带河流密布,森林郁郁葱葱,就算遇到雨水多的年份,也能通过河道排水,极少出现大面积涝灾;就算天旱,河里的水也足够灌溉农田,百姓不用靠天吃饭。
每年南方上缴的赋税,比北方三省加起来还多,却极少听说南方有大规模流民或叛乱,这些都是朱元璋与朱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从未系统梳理过的现实。
朱高炽的话,相当于把这些零散的现象串成了一条逻辑线,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北方的乱,或许真的不是“运气差、多灾多难”,而是“人太多、地太少、环境扛不住”的必然结果。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朱元璋手指停止了敲击龙椅,眉头紧锁,目光落在案上的奏折上——那上面正好有一份河南布政使上报的奏疏,说今年河南部分地区又遇旱灾,已有农户开始逃荒。
太子标也垂眸沉思,他曾多次前往北方赈灾,亲眼见过百姓因土地稀少、灾荒频发而流离失所的惨状,朱高炽的话,正好戳中了他心中一直隐隐担忧的问题:若北方三省的人地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迟早还会出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