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谁在乱点鸳鸯谱(探案)> 两个夫君(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两个夫君(二)(1 / 3)

张家老太太一见借据被拿走,顿时瞪圆了眼,急得上前两步:“哎哎,你这人,这借据是我家的,还我!”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抢。可她年纪大了,身子又沉,手脚早没那么利落,扑了个空不说,反倒又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地:“你是哪家的?管得这么宽,懂不懂规矩啊?”

顾行歌笑了笑,这可真是撞进了她的道上。前些日子为了安成侯的案子,她可没少熬夜看字帖,对比字迹,眼力练得正好。

她慢悠悠道:“我姓顾,户部合婚司的主簿。老太太,你这借据,既是自己拿出来让众人评理的,总不能又不让人细看罢?”

众人原本见她一身素服,年纪又轻,只当是个不重要的小官,现在看她说话条理分明,从容不迫,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顾行歌举起手中那张皱巴巴的借据:“各位看好了,这借据明显是有段日子了。可偏偏最上头写‘何宛枝’那几个字,墨迹却新得很,怎么看都不像是同一时间写的。”

她话锋一转,看向张家老太太,语气仍是客气:“要是随便往上添个名字就能当真,那我现在在后头添几笔,写成你欠我一百两银子。这笔账,你认吗?”

人群里传来一阵议论声,有爱看热闹的干脆凑上去看了两眼,啧啧赞叹:“还真是,你看这几笔,深浅不一,拿这蒙人也太粗了点。”

张家老太太一看形势不对,脸色顿时一变,干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接着嚎起来:“我的好儿子啊,好心好意娶了她,命都赔上了。这女人成了亲还整日不着家,我儿子死的那晚,她也不在家!”

她哭得声嘶力竭,一边用袖子抹脸,一边还不忘翻个白眼,哽咽着道:“再说了,我一个孤老太婆,手里没钱没法活啊,就想讨个公道,一百两又怎么了?她克死我儿子,还想赖账不成!”

顾行歌见她赖在地上撒泼也不是个事儿,便小心翼翼地将她扶起来:“老太太,你先起来,地上凉,万一着凉了可不得了。这张屠户的事,我们可以慢慢讲清楚。”

谁知那张家老太太却忽然一把反手抓住她的胳膊,眼泪还没擦干,嘴上已经咬住不放:“你说慢慢说,那我就问你,这一百两丧葬银,你给我吗?”

此言一出,四周围观的人先是一静,随即哄地全笑起来。

顾行歌被她这一下死死拽住,整条胳膊都动弹不得,一时竟连是先拒绝还是先挣脱都拿不定主意,只能干巴巴地站在原地,任那老太太哭天抢地往自己身上贴。

正僵着,一道男声传来:“哎呀,张老太太,你可快松手吧,这都第几回了?”

顾行歌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人群里挤出一人,那人身量颇高,臂膀粗壮,一看就是练家子出身。此人顾行歌认得,是太平坊的铁匠钱大,在西边开了一间铁匠铺。平日里,坊中谁家被偷了,或是哪家媳妇又和婆母拌嘴,不论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多半是他出面劝架,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个半个坊正的名头。

张家老太太到底还是听钱大的话,嘴里虽然还在哼哼唧唧,但还是松了手,嘴里还不忘嘀咕几句:“也不知是谁家的姑娘,瞧着人模人样,就爱多管闲事……这年头能嫁得出去才怪。”

顾行歌甫一脱身,刚想喘口气,就听得前方传来一句:“这钱我给你,莫要为难这位顾姑娘。”

何宛枝正站在炊饼摊后头,身子笔挺,手里捏着几块碎银和一张银票。她将银票递给张家老太太:“这有五十两,你拿去换吧。”

张家老太太眼前一亮,立马从地上爬起来,一把将银子和银票抢了过去:“成,我今天就不追究了。”

说完一瘸一拐地走了两步,又回头狠狠盯了何宛枝一眼:“可你记住了,咱这笔账,总有一天得算个明白!”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啧,这老太婆也忒蛮横。”

何宛枝没应,只低头把锅边那一张快焦了的炊饼翻了个面。

见这张老太太走远,何宛枝才略带歉意地道:“让诸位见笑了,今日摊子怕是摆不成了,还请回吧。”

她这话一出,队尾那几个排了半晌的汉子立马皱了眉,其中一人还没忍住,低声嘟囔:“起得这么早,还没吃上热的呢……”

但见摊前站着的,不只是那个向来冷脸的何宛枝,坊里的铁匠钱大,还有个看着就不好惹、却偏偏笑吟吟的官府的女子。那汉子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把剩下的牢骚咽了回去,悻悻地扯着同伴扭头走了。

人走了大半,街道也安静了下来,何宛枝也未多言,只转身将摊子的锅碗都收了。

钱大望着她的背影,神色复杂,片刻后才低声问:“你若真把这些银子都给了张家老太太,自己手头……还宽裕吗?”

何宛枝低头将剩下的碎银收到钱盒子里:“多谢钱大哥挂念。终是还有点体面钱可撑几日,但若她再这般闹下去,也就真没了。”

钱大愤愤不平道:“上回才把她撵走,这张家老太太是三天两头来寻晦气,怎还没完?若是下回她再来,我可不和她客气。”又压低了声音,“你一个女人家,守着这点铺子,过得本就辛苦,何苦什么事都一个人扛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